致富之路不是平坦的大道,他敢闖敢拼,硬把生長于巖石縫中的植物,培育成“晉商第一茶”。致富不忘鄉親,他的公司帶動了周邊近100戶農戶致富,使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他就是古交市逸香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乃平。如今,在風光秀麗的狐爺山景區兆峰村,趙乃平成立的茶葉公司,已成為帶領當地村民走上致富路的“領頭羊”,這里制出的巖茶香飄萬里,不僅在省內暢銷,而且還遠銷河南、山東、福建等地。
闖出一條致富路
趙乃平于1969年10月出生于古交市原相鄉兆峰村。中學畢業后,他在古交找了一份安定舒適的工作,但幾年下來,他覺得自己還想多干點事情。于是,他辭掉工作回村發展。起初,他貸款50萬元,投入到肉雞養殖中。由于市場行情好,加上自己耐心學習技術,雞場很快盈利,存欄量達到4萬多只,他成了鄉里的養雞大戶。但一場無情的冰雪災害降臨,1000多平方米的雞舍倒塌,大部分雞死亡,他的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但這場災難沒有撲滅他創業的信念,反而讓他意識到創業致富一定要懂得分散風險,選擇好項目。
狐爺山是古交境內一座海拔2200米的高山,又稱少陽山、馬鞍山、狐偃山,因山頂有春秋歷史名人——“忠”文化的代表狐突父子的古墓群而得名。境內奇松翠柏,山石嶙峋,景色宜人。在狐爺山東坡巖石縫隙中,生長著一種植物,它葉子寬大、厚實,色澤翠綠、耐高寒、續生性強,具有健脾消食、潤腸通便的功效,還有保肝護肝、降低膽固醇、防止高血壓等作用。自古以來,當地人就把它作為中藥材用它消食治瘴,效果奇好。
再次創業的趙乃平想到了巖茶,“能否把在狐爺山這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下生長的植物,打造成地方特色品牌?”為此,他走訪了有關科研院所,并與太原市科技交流中心聯合,研究巖茶的無公害人工種植技術和加工技術,并獲得了成功。該項目也得到了古交市鄉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把其作為實現農業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來實施。
狐爺山巖茶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生長在巖石中,要做到規模種植、生產,茶苗的移植、培養是重要的環節。為此從公司成立之初,趙乃平就帶人上山移苗,一株一株,一次一次,積少成多,頂著烈日,不懼危險。經過幾年的堅持,現已成功移植茶苗5畝,建成茶園500畝,年產干茶已達到3000多公斤,年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
帶領鄉親富起來
2009年,古交市逸香茶葉有限公司完成了注冊登記。“如何擴大生產,持續發展,讓鄉親們也能夠增加收入?”趙乃平接著往下想,“周邊村子有不少閑散勞動力,如果能把大家都帶動起來,公司不僅能夠擴大規模,鄉親們也能致富。”順著這條思路,他實行了“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他免費為大家提供種苗,將周邊3個村、近50戶農戶也吸引到茶葉的種植上來。有的人家種植七八分地的茶葉、有的種植兩三畝,種植多的人家,一年可收入ー萬多元,少的也有六七千元。另外,公司還成立了由35位村民組成的種植加工隊伍,這些村民也都有了穩定的收入。
規模化種植之后,公司走上了正軌,趙乃平時刻不忘鄉親們,村里有老人生病,他都去看望,拿出三五百元慰問金是常有的事兒。村民趙學如身有殘疾,生活困難,想蓋新房卻沒有能力,趙乃平得知情況后,把蓋房所需的全部建材,無償送給趙學如。村民們辦紅白宴席,趙乃平為大家免費提供幾百個一次性茶杯使用。他說:“這片土地生我養我,我熱愛感恩這里的一切,希望鄉親們的生活都能過得越來越好。”
對于未來,趙乃平躊躇滿志,他的公司計劃加大投入,擴大規模,走“茶產業、茶文化、茶旅游”三大主題相結合的創新發展之路,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按照他的設想,未來公司種植巖茶的規模將達到5000畝,年產茶葉3萬公斤,可新增就業崗位1000多個,帶動全村乃至周邊6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