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高大上"聞名遐邇的蘋果手機近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布了降價的消息,不禁讓業內人士大跌眼鏡,然而我市手機市場卻反應平平,消費者也無歡喜也無愁,即使手握千金,仍自巋然不為所動。
蘋果放低身價 市場埋單者寡
“市場價降幅更明顯,我這兒是批發價,最高的一款降了400多元。對我們生意有點影響,掙得比以前少了,但影響不太大,因為蘋果手機這兩年出貨量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我們也在轉型做其他手機和手機周邊設備的生意。”大南門一位手機批發商說。
據了解,1月11日,蘋果公司突然宣布手機降價的消息,其中iPhoneXR批發價降了450元,跌至5250元。 iPhoneX 64GB批發價下跌100元,跌至5630元。 iPhone8 64GB批發價下跌420元,跌至3880元。iPhone8 Plus 64GB批發價下跌450元,跌至4800元。iPhoneXS64GB金色版,跌至7610元。
如此大幅度的降價,近年來還是第一次,這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
“如果降價能增加出貨量,也能給經銷商一些動力,如果價格下來了,量還是沒上去,那對經銷商來說,賺得比以前更少了,自然不會滿意,這樣有可能適得其反。所以,降價是把雙刃劍,可以效果明顯,也可能滿盤皆輸。”業內人士安先生說。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次降價并不足以打動他們的心,記者在一些蘋果手機店了解到,蘋果降價并沒有帶來可觀的銷量,目前市場反應和降價前一樣。
正在富百家選購手機的甘先生表示,自己已經看到蘋果降價的消息,此前關注的64G版的iPhone 8售價降為3999元,但他更傾向于國產機中的華為P20和mate20。 “如果是4000元買一個手機,我寧可買華為,因為功能更多,屏更好,功能更強大。但3000元買一個其實就足夠了,所以我更傾向于P20,面子里子都有了。如果不顧及面子問題,1000多元的小米8就完全夠用了,現在也沒人看你手機好就覺得你牛。”甘先生的看法代表了許多90后的觀點,他們認為,手機已經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只要能滿足工作、學習、交友、娛樂等需要就可以了。
國產也不錯 蘋果“啃不動”
對于一些喜歡蘋果手機的上班族來說,其價格一直高高在上,自己的實際收入無法匹配一部蘋果手機。
在一家醫藥企業工作的劉女士表示自己是一名“果粉”,曾經也花光一個月的工資買臺蘋果手機,但現在對iPhone是只看不買。“蘋果手機很好用,比較人性化,外觀也漂亮,但更新換代太快,六七千的手機,用一年就過時了,要每年花六七千買個蘋果,真有點消費不起了。所以,果斷放棄,我現在用的VIVO,一兩年都不過時,還用得好好的。”
王女士做蘋果手機批發生意已經快十年了,她認為蘋果手機近幾年的產品策略是導致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我記得當年iPhone4剛出來的時候真是驚艷,那時手機的價格都比較貴,差不多的手機都要3000元左右, iPhone4不到5000元,當時可以說是拿到貨一個星期就賣光了,特別暢銷。而現在的手機好一點的機子也就兩三千元左右, iPhone定價在六七千元,這就沒有價格優勢了。面對現在這樣的市場,還用以往暢銷時的策略,肯定不好賣。”
“如果昨天賣估計還能掙個200塊,但是今天肯定不行了。”宋先生是一位手機銷售商,因為這次電商入局iPhone降價,讓他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甚至有可能會賠錢。某電商的價格甚至已經追平了他iPhone港行機的售價,比他銷售的國行機價格還便宜。
有數據顯示,2018年1至11月,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為4913萬臺,同比下滑1%,銷量排名第五位。
面對銷量的下滑,一些蘋果手機經銷商也在謀求轉型。蘋果手機經銷商王女士表示,自己三年前已經開始開拓地市蘋果手機市場,目前也在做國產手機,“以前國產手機利潤比較低,不太愿意做,現在國產手機出貨量大,利潤也慢慢上來了。把錢都押在一類產品上,風險太大了,現在我們是多條腿走路,哪個品牌的手機銷得好就主要做哪個品牌。”
業內人士安先生認為,市場反應平淡也說明多數商家也在靜觀其變,因為馬上要進入5G時代,肯定要迎來一撥換機潮,消費者會為哪種手機埋單,目前還不明朗,大家也在等5G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