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師:沉著冷靜忙而不亂
從產婦進醫院,直到生產,整個過程都少不了助產士的陪伴。膚白清秀的邢順利是一名有12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助產師。她說自己在學校就學習助產專業,畢業后進入產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都是在產房里度過的。1月14日8時,30歲的產婦張女士進入宮縮狀態已有12個小時,但一直沒有生產的動靜。“這個產婦的產程特別長,要重點關注。”交接班時,晚班助產師這樣交代。
早晨一接班,邢順利就守在張女士床邊,喂水、喂飯、擦汗、幫助排尿、監測胎心……上午10時,張女士說:“都這么久了,給我剖了吧!”
“胎心穩定、胎位正常……各項指標都符合陰道分娩,咱們一起努力,您聽我的指揮,爭取自然分娩……”邢順利緊握產婦的手,不斷地給她安慰、鼓勵。
中午13時許,張女士終于自然分娩一個健康的女嬰。
伴著稚嫩的啼哭聲,邢順利給嬰兒斷臍帶、稱體重、擦干身體、處理產婦胎盤和傷口……她笑著對張女士說:“恭喜啦!順產生了一個漂亮‘千金’,3385克……”
“我們是白班、夜班兩班倒,每個班12個小時。只要在班上,就是一刻不停地忙碌。”邢順利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產婦生產,助產師都希望產婦能夠自己順產。雖然這樣給她們增加很多工作量,但順產對產婦和嬰兒都有好處。
產科醫生:沖在搶險救急的第一線
中午11時,從急診轉到產房一位懷孕36周的產婦,胎膜早破,有早產先兆。
“胎心一直往下降,情況不妙!”產科醫生閆志華一邊說著,一邊進一步檢查,發現胎兒的臍帶堆積著并被壓在胎頭和產婦宮口之間,因臍帶被壓,胎兒供血不足,加之胎位不正。如果8分鐘內孩子還生不出來,極有可能出現窒息、缺氧甚至死亡。
“趕緊給產婦吸氧、輸液……”閆志華口頭下醫囑,同時手法幫產婦扶正胎位。一旁的助產師和護士同步進行消毒、點催產素、麻醉、側切……很快,在產鉗的幫助下,一個健康男嬰呱呱降生。此時,懸在閆志華嗓子眼里的心落了下來。閆志華和助產師、護士幾人相視一看,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高齡產婦和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糖等合并癥的產婦越來越多,出現瘢痕子宮、前置胎盤、流產、早產的風險也隨之增多。閆志華說:“如果產婦產程順利、生產條件允許,可以順產,一切由助產師說了算;一旦出現意外狀況時,就需要醫生登場,醫生要隨時處理各種生產問題。每臺產科手術,都關系著兩個生命和每個家庭的幸福,所以產科醫生責任大、壓力也大。”
閆志華當產科醫生一晃也有十多年了。她曾在日記中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每天不停地忙碌在病房、產房、手術室,沖刺在每一次搶險救急的前線!我自豪于職業賦予的神圣使命……‘驚心動魄’不足以形容我的工作狀態。每當聽到小生命悅耳的哭聲,勞累的倦容下,心里只有四個字‘平安就好’。”
產科護士:手不停、腳不停、嘴不停
33歲的產科病房護士李婧,每天穿梭在護理部和各個病房,指導新媽媽們哺育新生寶寶,監測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體征,為產婦做產后治療和護理。她說:“只要在崗,我一定是手不停、腳不停、嘴不停……護士的工作看似瑣碎,但同樣關系著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危及就醫感受,所以不能有絲毫疏忽怠慢。”
產科護士長楊心蕊說:“產科是市婦幼最大的科室,共有醫務人員130余人,都是女性,是名副其實的‘娘子軍’。狗年、豬年,都是生育的高峰年。2018年,產科接生新生兒突破了5000人。進入狗年臘月,每天都有20多個新生兒在此降生。產科全年無假日,就算臘月三十、大年初一,也是24小時有人值守,為產婦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用愛心和奉獻迎接新生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