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法官,我們孤兒寡母終于能過個好年了!""法官說到做到,幫我在春節前執行回來一部分欠款!"……昨天上午,在迎澤區法院"涉民生、涉金融案件"案款發放現場,趙女士、李女士等37名申請執行人,領到了總計1800余萬元的執行款。
五年了賠償終有著落
2013年,趙女士的丈夫索先生受雇一個體戶開大貨車,不幸于當年9月發生交通事故身亡,留下妻子趙女士和一對未成年兒女。2014年,自行協商賠償事宜無果后,趙女士將雇主告上法庭。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雇主賠償趙女士一家23萬元。
由于雇主事后無視已經生效的調解書,拒不履行賠償義務。2015年11月,趙女士向迎澤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開始,執行法官查控發現,雇主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但其答應盡快籌錢支付賠償金。然而,一段時間后,這名雇主或是不接電話,或是四處躲藏,就是不付錢。
執行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嚴密查找,終于在前不久發現雇主的銀行賬戶有資金流動,便立即通過凍結賬戶,執行回10萬余元賠償金。 拿到首筆賠償金后,趙女士握著執行法官的手,不住地道謝。法官表示,一定會盡快把余款執行回來。
拿到錢先給朋友個交代
“馬上要過年了,這20多萬執行款,先得拿出一部分還朋友,好歹給人家有個交代。”2015年1月,朋友姚某、樊某以支付農民工工資為由,向李女士借款50萬元,當時承諾工程款結算后立即還錢。
由于自己手頭只有20萬元,李女士又東拼西湊借了30萬元,幫朋友解了燃眉之急。然而借款期滿,姚某、樊某遲遲不還錢,李女士只好向法院起訴。
法院判決償還本金及利息后,姚某、樊某拒不履行,李女士隨后又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依舊不主動履行生效判決,李女士多次到法院詢問執行進展,執行法官承諾春節前會執行回部分款項。 最終,法官不懈努力先執行回20余萬元。
討欠薪春節前清了賬
“錢不多,但幸虧法官努力,才在今年春節前要回工資。”
當天,我市某物業公司職員賈先生,從執行法官手中領到了拖欠兩年多的2萬余元工資。
此前,賈先生受雇于我市一家物業公司期間,被拖欠了2萬余元工資,賈先生將物業公司訴至法院,并打贏了官司。
雖然只有區區2萬余元,但物業公司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2016年,賈先生向迎澤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后,物業公司負責人經傳喚不到,還更換了辦公場所,法院隨即對物業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實行信用懲戒。 今年1月中旬,執行法官多方查找,找到了物業公司位于朝陽街的新辦公地址。經法官進一步做工作后,物業公司這才付清了賈先生的工資。
不打烊執行攻堅在繼續
發還現場,我市一家擔保公司也拿到了200余萬元拍賣款。
2016年,這家擔保公司為一家企業提供了400萬元貸款擔保,后因貸款企業未還款而受到牽連,而且被告企業拒不履行生效判決。
擔保公司申請強制執行后,法院通過拍賣被告企業的房產,先執行回一半款項。
當天,迎澤區法院共發放涉民生、涉金融案件執行款1800余萬元,涉及37起案件,受領人包括金融機構、擔保企業和個人等。
“集中發放執行款既是為了及時兌現勝訴當事人的權益,也是要造成聲勢,督促‘老賴’主動履行義務。”迎澤區法院執行局局長王鋼介紹,2018年,法院開展了涉企合同、涉民生、百日執行攻堅等專項行動,全年共強制騰房80套、司法拘留51人、納入失信名單2585人、限制高消費5623人、以拒執罪移送公安18案12人,執行到位標的額9.1億元。
“春節執行‘不打烊’,‘老賴’年關變難關,群眾過上舒心年。”迎澤區法院院長田志勇說,春節臨近,法院將抓住失信被執行人回家過年的時機展開突擊行動。
今年,迎澤區法院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運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信用懲戒等制度,采取查封、扣押、拍賣、司法拘留等措施,繼續推進執行攻堅行動。 本報記者劉友旺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