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嶺區
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公布十件民生實事
2月20日上午,太原市杏花嶺區召開了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會上,杏花嶺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侯森表示,今年,該區將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力開創杏花嶺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2019年,該區將堅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相結合作為經濟工作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同時,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全力開創杏花嶺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具體措施上,該區將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即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全力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全力抓好城建城管,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全力促進文旅融合,進一步彰顯文化魅力;全力實施鄉村振興,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力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今年,杏花嶺區將緊跟新時代,在提高政治站位上更加自覺;圍繞新要求,在增強監督實效上更有作為;落實新舉措,在發揮代表作用上更具活力;踐行新使命,在加強自身建設上更富成效。
今年杏花嶺區將重抓十件民生實事:
1、完成半坡街、富力華庭等6個區域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惠及周邊居民群眾。
2、新設區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實現群眾社保服務項目“一站式辦結”。
3、全力做好124條背街小巷、540個老舊小區整治,新建5個小游園,持續提升區域宜居宜業環境。
4、化工路小學投入使用,新增學位1000余個,緩解該區域適齡兒童“入學難”問題。
5、實施5個村戶廁改造,新改擴建城市公廁22座,不斷改善群眾人居環境。
6、完成22公里以上“四好農村路”養護提質工程,改善10000余名群眾出行條件,輻射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7、對全區11個村3000余戶村民進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解決農村生活污水直排污染問題。
8、完成8個村的農村飲水提質工程,切實提高5800余名群眾飲水質量。
9、為60歲以上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城鄉居民,每人每月增加15元的基礎養老金。
10、新建保障性住房2875套,實現回遷安置8458套。
小店區
培育一批夜景夜市打造城郊現代農業示范區
2月20日,太原市小店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山西晚報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小店區將堅定不移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強與山西大學、同濟大學等省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政銀企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培育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家以上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5家省市雙創示范基地,推動“雙創”升級發展。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圍繞太原南站、龍城大街、晉陽街,編制實施大數據應用行動方案,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大數據綜合應用核心區。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
積極扶持餐飲住宿、家政服務、物業管理等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推動金融保險、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新業態擴面提質,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出臺促進夜間消費經濟政策,鼓勵長風大街、真武路、晉陽街等重點街區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培育一批夜景夜市。持續豐富三產新興業態,推動紅星美凱龍、華宇百花谷、北美N1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實現線上線下特色化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華夏晉韻·抱鼓巷特色文化街區建設,推廣多式聯運,發展供應鏈物流、智慧物流。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傾力服務綜改區建設。
主動承接外溢效應,聚焦前端高起點策劃、中端高水平建設、后端高標準運營,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南部產業新城。增強電子商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度和支撐力,形成多點多元發展格局。打造環保產業園,發展壯大生態康養產業。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和創意經濟。
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放大優勢做出特色,打造城郊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高效現代農業,全力打造宜居鄉村,激發鄉村發展潛力,夯實鄉村善治根基。堅定不移推進區域一體協調聯動,推動管理向治理轉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讓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
要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激發“雙創”熱情,發揮“雙創”示范基地作用,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開展孕婦產前和新生兒疾病五項免費篩查。推進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全覆蓋。啟動建設老年福利院,提升改造23個日間照料中心。加強社會救助、優撫安置等工作,加快發展社會慈善事業。新增惠民蔬果直通車,建設百姓身邊的菜市場。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加速推進公辦幼兒園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完善集團化辦學、融合辦學、合作辦學,打造品質教育先行區。實施“健康小店”戰略,打造城區醫改模式。建設小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新增20個圖書館(文化館)分館,鼓勵發展24小時不打烊“城市書房”,持續深化“書香小店”建設等。
陽曲縣
推動一批億元級以上工業項目落地見效
啟動陽曲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建設;推動一批億元級以上的工業項目落地見效……2月20日上午,陽曲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2019年,陽曲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美麗陽曲建設取得新成效。
2019年陽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
陽曲縣將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一批億元級以上的工業項目落地見效。總投資29.8億元的匯誠建筑、精誠偉業、中海建路橋、國豐康源、欣宜虹等14個續建項目年內要全部完工;總投資27.2億元的祿緯堡堿性耐火材料、藍頓旭美冷凍法式薯條、耀華電力、鋼楓不銹鋼、海誠利德機械等17個新開工項目要全部啟動建設;總投資28.5億元的振興制藥、國新潔凈液化天然氣、豐業榮盛建材等11個項目要全部投產達效;總投資57億元的豪德置業、天冶科技、嘉德興業、風景汽車等12個儲備項目爭取全部落地。全力抓好總投資9.9億元的鋼科高端碳纖維三期18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開工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向綠色、高端、集約、高效方向轉變,為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同時,啟動陽曲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建設,全力打造以現代農業、城郊農業、都市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調減玉米面積3萬畝,新增谷子雜糧1萬畝、葡果0.5萬畝、中藥材花卉0.5萬畝、蔬菜1萬畝,努力構建“4個10萬畝”農業產業布局。打造泥屯萬向、大盂北家莊、高村北白等一批高標準田園綜合體。重點支持九牛牧業、樺桂羊業、七峰山羊駝二期、永豐禽業等養殖龍頭做大做強,支持寶迪100萬頭屠宰加工項目穩定運行、樺桂肉羊屠宰加工項目加快建設。加強與“貢天下”電商平臺的深度合作,繼續擦亮“陽曲小米”農業地理標志商標金字招牌,打造“十大放心農產品”品牌,提升縣域公共品牌實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2019年,陽曲縣將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做好民政部賦予的全國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縣工作,低保、臨時救助審批權下放到鄉鎮、社區,臨時救助的先行救助權下放到行政村、居委會,預計全年發放救助資金5000萬元。創新養老服務舉措,農村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建養老機構全部進行托管運行和公建民營改革。嚴格落實“三心”養老改革,建立“孝善基金”,預計對全縣70歲以上的9000余名老人發放生活補貼約1000萬元。
清徐縣
力爭全年招商引資額超800億元
記者從2月21日開幕的清徐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獲悉,2019年,清徐將以申報省級首批產業集聚區試點縣為契機,高標準謀劃建設食品工業園,促進特色食品行業集聚、集群發展,并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全年招商引資額超800億元。
會上,清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劍峰表示,2019年,清徐將全力抓好139項總投資1822.29億元的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按照“全國新樣板、全省示范園”的要求,舉全縣之力,加快推進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項目建設,年內完成一期焦爐工程并進行烘爐,化產工程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全部建成后形成“煤焦氣化”高端產業鏈,實現清潔化、循環化、智能化。主動對接洽談,加快推進中化國際新能源鋰電池項目落地建設,組建工作專班,全程跟蹤服務,推動千億級產業集群落地建設。以兩大戰略項目為龍頭,培育能源革命和動能轉換排頭兵,提升和豐富“工業強縣”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清徐將加快建設山西清徐經濟開發區,推行綜改示范區“三合一”模式,引入專業化管理團隊,加快管運分離。完成四至勘界,啟動控規編制。抓好開南路、開中路、清泉南路南延,規劃西路等園區干道建設。組建專業公司,探索投融資新渠道。優化要素配置保障項目落地,優化服務助推入園企業健康發展,努力打造全國知名、全省一流的綜合型產業發展基地。高起點規劃,啟動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工程,制定入園優惠政策及配套管理制度,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入駐發展。以申報省級首批產業集聚區試點縣為契機,高標準謀劃建設食品工業園,促進特色食品行業集聚、集群發展。全力服務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瀟河產業園發展,做好綜改示范區稅收分成和社會事務費用納入我縣財政預算收入、設立專項基金及園中村改造等各項工作。做足準備,做好清徐教育文化產業園已入園院校的跟蹤服務和配套完善,加快推動新入園院校的開工準備和落地建設。
2019年,清徐將堅持“國際休閑慢城、中華醋都葡鄉、三晉文化水鎮、太原花園客廳”的發展定位,完成美錦大街、紫林路、西關大街南延、307國道市政化改造等續建掃尾工程,加快形成縣城“四環”路網框架,拉大城市發展空間。加快推進天祿堂復建工程,推動晉韻文化產業園、面食文化園等項目建設。全面振興老陳醋、葡萄等傳統優勢產業。全方位支持紫林、水塔醋業加快上市,積極推進食醋產業并購重組、做大做強,全力打造“一小時”都市休閑農業旅游圈及全省旅游集散重要節點縣。啟動游客集散中心建設、完成花籃主題公園建設。實施東湖音樂噴泉項目,整合清徐架火、彩門樓等文化元素,打造清徐特色節慶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