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健坤代表: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陽泉市委副書記、市長雷健坤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她說,陽泉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切實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雷健坤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來自資源型地區京津冀2+26個通道城市的代表,感受特別深刻。綠色發展事關人民福祉、民族未來。走綠色發展之路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是陽泉市多年來的主要功課,我們要用三個‘久久為功’推動轉型發展。”
雷健坤說,要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久久為功。在延伸煤電產業鏈條,做強煤電化、煤機制造兩大基礎性制造業的同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現代物流、文旅康養產業為轉型方向,橫下一條心培育新動能。要在污染防治上久久為功。持續調整優化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堅持排放總量與排放標準雙控制,標準服從總量。要在生態修復上久久為功。堅持統籌推進生態修復與污染防治,雙管齊下,綜合施策。堅持“五水同治”,深入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加大對城市周邊裸地、歷史遺留礦坑點治理力度。
雷健坤說,這一系列舉措推動了污染防治成效逐步顯現,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她最關注的依然是“生態環境”,建議將矸石山環境治理納入“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重大工程”研究范疇,并在陽泉設立“煤矸石綜合治理國家示范工程”,著力打造自燃矸石山綜合治理技術示范區和生態修復示范區,為全國矸石山治理提供經驗和依據。
劉予強代表:污染治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全國人大代表、臨汾市市長劉予強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關制度,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保護好生態環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劉予強介紹,臨汾作為資源型地區,長期以來,受自然地理條件、產業結構等制約,生態環境脆弱、“一煤獨大”問題突出。他直言:“翻越轉型的‘高山’、邁過環保的‘長坎’,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歷史課題。我們要結合臨汾實際,狠抓工作重點,著力破解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切實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
劉予強說,臨汾近年來的生態治理實踐,使全市干部群眾更加堅信污染能治、污染可治、污染必治。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污染防治必須久久為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思想不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必須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我們已經明確了今年的主攻方向,就是要樹理念、優布局、調結構、強治理、齊動員,以斗爭精神打好藍天保衛戰。”劉予強解釋,樹理念,就是樹牢新發展理念。優布局,就是優化產業布局。調結構,就是調整產業、能源、交通和用地等“四大結構”。強治理,就是突出標本兼治,統籌治理,扎實推進具有臨汾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八大工程”。齊動員,就是要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凝聚治污合力,堅決做到污染治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馮冰代表:天藍水綠群眾才能更舒心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全國人大代表、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三分公司駕駛員馮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的重要講話說到了每一個人的心坎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已成為新時代的標志,高質量發展要的是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而不是高能耗、高排放發展。
馮冰所在的大同市,過去因煤而興,被譽為“煤都”。如今,大家都充分認識到,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為特征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馮冰說:“2005年,大同市在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全國113個重點監控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指數排名倒數第三名。如今,清新的空氣和藍天白云已成為我們大同的品牌。這是一個長期奮斗的結果,是多年來連續不斷治理的結果,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構成、深度推進工業節能減排的結果。”
馮冰介紹,近年來,大同市抓住全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試點的重大機遇,爭當能源革命“尖兵”,以打造現代能源產業體系作為總體方向,重點在煤炭“減、優、綠”、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深化落實能源體制改革、推進園區建設、能源綠色消費和全民共享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馮冰說,大同市是國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對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支持,助力大同的天更藍、水更綠、群眾的生活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