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聞網訊(記者 單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工業強市主導戰略,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激勵全市廣大職工愛崗敬業、鉆研技術、創新超越,加快打造一支高技能產業工人隊伍,推動太原市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市總工會、市委宣傳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市科學技術局等五部門聯合決定在全市開展第二屆“時代新人·晉陽工匠”選樹活動。
近年來,太原市總工會認真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求,通過創建“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五小”崗位競賽及三年一次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打造“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品牌工作,注重發揮勞模及工匠和技能人才在技術創新工作中的引領示范帶頭作用,為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升職工技能素質,引領廣大職工為建設技術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城市作出積極貢獻。全市企事業單位6000余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以“五小”競賽為內容的職工創新活動,參與職工80余萬人,市總工會創建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225個,征集“五小”崗位創新競賽成果3814項。為“晉陽工匠”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肥活的土壤。
第一屆“時代新人·晉陽工匠”選樹活動涉及20余個領域和行業、 90余個工種,選樹人員技能突出,既有“大國工匠”——太重的焊工樊志勤,又有全國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牛國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呂濤,還有太原市“時代新人”——太重煤機的工人洛亮亮,以及邁進“全國豆制品行業十五強”的傳統工藝六味齋豆制品專家鞏寶亮等。太原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太原市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暨“時代新人·晉陽工匠”命名大會,對60名“時代新人·晉陽工匠”進行了命名表彰,還出資對 “時代新人·晉陽工匠”一次性給予每人3萬元的重獎,選樹活動在全市職工中反響熱烈,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學習鉆研技術的熱情。
第二屆“時代新人·晉陽工匠”選樹面向所有太原市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生產、技術、設計、研發等工作,并仍在技術、技能崗位上的在職職工以及其他各行各業人員。重點聚焦高端裝備業、智能制造、新興產業、文化旅游、傳統經典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行業,重點關注基層一線、操作崗位職工群體。
取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三晉技術能手”、“太原市技能標兵”等稱號的優先推薦;在全國、山西省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以及市級技能大賽取得第一的選手優先推薦;各縣(市、區)、開發區、綜改示范區、市屬企業技能帶頭人,民間傳統工藝傳承人優先推薦。第二屆太原市“時代新人·晉陽工匠”共選樹命名60—100名。己當選第一屆“時代新人·晉陽工匠”的不重復參加評選。
選樹活動分為宣傳、推薦、評選、命名四個階段。選樹活動采取基層工會組織推薦為主,結合社會推薦的方式進行,按照資格初審、專家評審、活動領導組最終確定三個環節進行評選審核。選樹活動中評選產生的60—100名 “晉陽工匠”,市勞動競賽委員會給予記功表彰和物質獎勵。
開展“晉陽工匠”選樹活動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舉措,是對全市職工技術水平、技術創新的一次檢閱。希望各單位要精心組織,認真推薦選拔優秀技能人才,按照總體安排及時、細致、準確做好申報工作,既要保證活動參與的廣泛性,又要保證過程的競爭性,真正推選出能代表太原市頂尖水平的工匠。
太原市總希望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高度重視,宣傳到位。充分認識選樹“晉陽工匠”工作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活動的組織實施,加大活動的宣傳發動力度,把選樹的過程作為一次宣傳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過程,成為太原市“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活動的一次延伸和生動體現,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廠報廠刊、公開欄、網絡、微信等多種途徑開展全方位、多頻次的宣傳,讓各單位、各車間、全體職工都要知曉活動的開展情況,并積極組織報名參與,要做好活動的跟蹤采訪報道,及時發現好的典型。要規范評選,確保質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原則,確保選樹對象的先進性和評選程序的規范性。要完善機制,管理到位,對評選產生的“晉陽工匠”要加強扶持。鞏固成果交流展示平臺,創造更加寬松的工作環境,為工匠開展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匠脫穎而出的管理機制,支持和鼓勵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攻關和“五小”競賽,發現和培養更多的一流工匠,弘揚工匠精神,發揮工匠作用,鼓勵“晉陽工匠”積極投身工作,創造更多、更新的成果,為我市經濟轉型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