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寨走進新時代”研討會在大寨干部學院舉行。研討會圍繞“大寨走進新時代”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了新時代大寨村未來的發展方向。

“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寨走進新時代”研討會現場 樊海燕攝
晉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秀紅,全國人大代表、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特別邀請了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沈澤江,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研究中心主任喬惠民,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盧風君等多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并進行發言。研討會上,昔陽縣委書記許利偉致辭,昔陽縣委副書記、縣長侯文亮主持。

晉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秀紅講話 李嘉宇攝
新起點,就要以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譜寫新的篇章。任秀紅指出,要以大寨精神為引領,堅持解放思想、奮發有為,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敢”字當頭、爭創一流。要規劃先行,圍繞發展定位,認真梳理意見和建議,借鑒先進典型、先進理念、先進經驗,進一步補充完善,形成自身特色,使其更具科學性、前瞻性。要打好品牌,著力打造學習教育平臺、發展引領平臺、品牌效應平臺,推進農業與生態、文化、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激發昔陽大寨的發展活力,讓新時代的大寨在改革發展的大潮中勇立潮頭。

全國人大代表、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講話 樊海燕攝
共議大寨事,共同關心大寨。會上,郭鳳蓮飽含深情地介紹了大寨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她說,大寨人靠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改變了大寨貧窮落后的面貌。改革開放以來,又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把大寨,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了變化,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等方面。大寨是中國的大寨,大寨是時代的大寨,如今,大寨面臨著中國農村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刻,此次把專家集聚到大寨,共謀發展,希望大家要為大寨多出謀,多獻計,相互交流,相互奮進,攜起手來把中國農村建設好。

昔陽縣委書記許利偉致辭 李嘉宇攝
致辭中,許利偉表示,近年來,昔陽縣委、縣政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準確、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三個三”工作思路舉措,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示范縣、轉型綜改主陣地、對外開放橋頭堡、宜居宜業明星城”四大目標,砥礪奮進,爭先爭上,開創了新時代昔陽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
“大寨”是昔陽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地標名片和發展品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陳永貴的帶領下,大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譜寫了撼天動地的壯歌,成為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在共和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改革開放以來,郭鳳蓮弘揚大寨精神,開展二次創業,帶領干部群眾闖市場、辦企業,引人才、興旅游,再次站在了時代發展的潮頭。近年來,大寨村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大力推進生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設特色小鎮,引領鄉村振興,開啟了打造全國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村嶄新征程,踏上了三次創業再出發的康莊大道。
他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和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關心昔陽、支持大寨,多到昔陽走一走,多來大寨看一看,對昔陽的產業轉型、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生態建設等方面多提寶貴意見,多提真知灼見,進一步宣傳大寨,推介昔陽,更多在新經濟、新能源、新貿易、新旅游、新文化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昔陽縣委副書記、縣長侯文亮主持會議 張曉峰攝
圍繞新時代大寨未來發展方向,在場的7位著名專家和3位中國名村當家人各抒己見,積極建言獻策。他們以親身經歷探討大寨的發展思路、從全面深入的角度分析大寨該如何走。

南京大學博士邵鋼鋒針對大寨特色小鎮的建設從建立區位評價體系原因、小鎮分類及具體分析、潛在特色小鎮預測三方面分析了如何激發出大寨紅色文旅小鎮的潛力。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研究中心主任喬惠民深入探討了新時代新大寨新精神新思維,如何在維護老定位同時,爭取補充完善新定位。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盧風君以基于鄉村振興的大寨路徑戰略思考為主題,從大寨現有的優勢與潛力、機會與挑戰給出前瞻性、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沈澤江發言 李嘉宇攝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沈澤江以大寨+,五位一體促振興為主題,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的意見既有宏觀層面的理論指導,又有微觀層面的推進舉措,以精湛的理論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提綱挈領為大寨開出的“藥方”,讓在場聆聽者心潮澎湃。
新時代,就要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創造新的歷史。侯文亮表示,通過研討會,昔陽縣委、縣政府和大寨干部群眾茅塞頓開、深受啟發,進一步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大寨走進新時代提供了根本遵循,“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為大寨走進新時代注入了強大動力,專題研討為大寨走進新時代指明了發展路徑。他表示,大寨將切實用好此次專題研討成果,以再出發的使命擔當、爭上游的奮斗精神、創一流的競先意識,走進新時代,再創新輝煌,爭當全國鄉村振興排頭兵,為全省、全國鄉村振興貢獻大寨智慧、大寨精神、大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