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年內開通“太原醫保”微信公眾號、暢通舉報投訴渠道、爭創縣域醫療保險“治未病”試點……4月11日,全市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召開。今年,我市圍繞打造人民滿意的“太原醫保”這一目標,突出基金安全、提質增效兩條主線,抓好醫保經辦基礎工作、基金安全監管工作、醫保扶貧工作、改革創新工作,全面推進全市醫療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年內開通“太原醫保”微信公眾號,提高醫保服務水平
今年,我市在醫保經辦基礎工作方面,優化經辦制度和業務流程,規范醫療救助標準,大幅提升服務效能。全力打造“智慧醫保”,按照國家統一規劃,以強化基金監管、方便人民群眾為目標,升級改造醫保信息平臺,探索建立醫保、衛健、稅務、公安、民政等部門的數據共享機制,促進醫保大數據應用。推進“互聯網+醫保”應用,年內開通“太原醫保”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客戶端,實現醫保個人賬戶信息查詢、支付信息推送、醫保政策發布、工作動態宣傳、異地就醫網上備案、移動脫卡支付六大功能并逐步拓展,提高醫保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水平,全面提升醫保經辦服務的便捷度。
□暢通舉報投訴渠道,發動全社會參與監管
在基金安全監管方面,我市將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充分利用舉報電話、官微、網站、信訪等渠道,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醫保基金監管工作。按照分級分類精細管理的原則,通過卓有成效的談判協商修訂完善協議內容,針對不同定點醫藥機構制訂個性化的服務協議,嚴格落實好國家解除定點醫藥機構服務協議的具體標準,堅決堵塞風險漏洞。積極創建國家基金監管先進試點地區,綜合運用智能監控、部門聯動、黑名單制度和信用體系建設,以及引入第三方參與監管等多種手段打造基金監管新模式,力爭推出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抓好醫保扶貧工作,做好人民群眾待遇保障
今年,我市將及時把民政救助網上業務聯通,為貧困人口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將新增人員納入保障范圍。規范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扶貧工作,糾正和防止過度醫療、過高承諾、過度保障等問題,嚴格出入院標準,規范醫療機構行為,減少資金浪費。同時,我市將堅決查處定點醫療機構要求參保群眾院外購藥以及大量使用非必須的目錄外藥品和診療項目,增加百姓實際負擔,使醫保報銷待遇提高的政策紅利大打折扣的問題。落實好目前已經出臺的罕見病、地方病、部分血液病等保障惠民政策和新生兒落地參保政策,通過醫保經辦、醫療服務等各個窗口、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為宣傳,切實使這部分特殊群體享受到政策之惠。
□爭創縣域醫療保險“治未病”試點,為居民提供良好健康服務
今年,我市將充分發揮我市家庭簽約醫生起步早,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相較其他地市基礎雄厚的有利條件,通過選擇有條件的縣積極創建醫療保險“治未病”試點,制定“健康處方”納入醫保支付的具體辦法,優化城鄉居民門診補助、門診統籌,加大對家庭簽約醫生的支持,推動開展社區慢性病預防和日常管理,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務,實現醫療保障從“醫已病”到“治未病”、從“保看病”向“保健康”拓展。(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