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市城鄉管理局獲悉,今年我市將開建一批環衛基礎設施,在做好市容環境衛生整治的基礎上,扎實推進各類垃圾收運處置功能體系的建設,提高垃圾轉運和處理能力。
今年我市會繼續加快循環經濟環衛產業示范基地的建設;完成辛村壓縮轉運站的建設,南堰、丈子頭兩個大型轉運站的升級改造;加快陽曲產業園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速度,年內主體建設完成80%;強化環衛車輛更新購置和配套設施的完善,新能源車比例要達到50%,協調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配套建設天然氣加注站和充電站,保障環衛車輛正常運轉;大力建設一批環衛加水站,對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加水設施進行改造,增加利用中水沖洗的比例,滿足道路清洗需要;開工建設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和垃圾轉運站。按照分類收集、分類轉運的要求,新建或改造20座中小型轉運站,提升垃圾轉運能力。
同時,穩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建立和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處置體系。健全完善垃圾分類規章制度,高標準編制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創建分類示范片區,推進公共機構分類,引導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建立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等專業收處體系,健全餐廚垃圾收處監管體系。
此外,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二青會”保障的要求,以小街小巷、清掃保潔、垃圾收運、設施管護、違法小廣告、醫療廢物、雜物清理、公共場所、鐵路沿線、市場周邊為重點,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提升行動,使市容整潔、衛生干凈、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