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首屆呂梁文學季在汾陽賈家莊正式拉開帷幕,6場活動相繼舉行。而當天上午,三場捐贈揭幕儀式,串起了文學季所在地賈家莊的曾經和未來,也讓所有人感受到了文化藝術在這塊土地上的傳承和發展。
馬烽先生的春聯回“家”
當天上午,文學季的第一個活動,就是來到賈家莊“村民”馬烽的故居,著名書法家趙望進把自己書寫的馬烽先生創作的對聯捐贈在馬烽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



趙望進先生書寫馬烽春聯捐贈儀式現場
山藥蛋派的代表人物馬烽,一生的文學創作基地在賈家莊,從1952年初識到2004年去世歷經了整整半個世紀,所著許多文學作品都取材于這里,甚至作品中的人物都能在村里找到活生生的原型。

趙望進先生書寫馬烽春聯捐贈儀式現場
捐贈現場,趙望進說:“馬老的春聯從1991年寫到2004年,每年寫兩副。我收集了他其中一部分春聯,2004年他最后一副春聯是在重癥監護室里創作出來的,因為說話很費勁,老馬口述,妻子撰寫。今年是馬烽逝世15周年,我有責任把馬烽的春聯寫出來,以吊慰逝者,啟迪后人?!?/p>
在這些春聯中,思想主題鮮明,語言生動活潑。馬烽的人生軌跡和所感所想也清晰可見。捐贈現場,馬烽的女兒段慧芳很激動,她說自己都沒有留心過,父親居然寫了這么多對聯。她說,在馬烽晚年因為身體原因,不能進行文學創作,于是父親就把對生活的感悟寫進春聯中。“第一年貼出來,文聯的人和鄰居們都跑來看,邊看邊點評。第二年春聯還沒貼出來,就有人跑來問了。看著大家都喜歡,父親以后就年年寫?!?/p>


賈樟柯在現場拍攝紀錄片《一個村莊的文學》
關于父親和春聯,段慧芳還有一段不能忘懷的回憶。她說,在父親去平順體驗生活時,正好是過年,當地百姓一看作家來了,就請他寫春聯?!案赣H說不會寫,大家說作家怎么能不會寫春聯!于是父親就把他看到的想到的,寫了下來。但又覺得自己的書法不好,忽然想起以前在抗大時學過美術字,就用美術字給村民們寫春聯,非常有意思。”
作家們的新“家”建成
在春聯捐贈后,賈家莊作家村也“無縫銜接”,開村迎客。這個坐落在賈家莊文化藝術園區內、由六棟別墅組成的小小村落,在文學季期間,將迎來當代文壇大家。而在以后的歲月,它則會成為作家們扎根鄉村、采風寫作的“家”。

賈家莊作家村揭幕儀式
這個“家”來之不易,在7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鹽堿地,在30年前,這里是機器轟鳴的水泥廠,而經過三年的建設,現在這里變成了產生思想藝術文化的創意園。
文學季文學總監歐陽江河在現場說,如果說馬烽故居把人們帶回賈家莊的日常生活,那么作家村就是賈家莊的未來模樣?!拔蚁胍粋€作家如何與寫作的地方融合在一起,那么,就應該是住下來!作家村就是讓作家住下來的地方。我作為第一個入住的人,躺在鄉村的夜晚中,真正感覺到‘從鄉村出發的寫作’,感覺到我成了賈家村的村民。”
馬烽的女兒段慧芳也感慨,當年父親來賈家莊,是背著鋪蓋卷來的?!耙驗槟膫€農民家里也沒有多余的被褥。現在在這么好的條件中寫作,我們的作家也會寫出更好的作品。”
而歐陽江河也為作家村描繪了一個宏大的遠景圖:“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年、十年,在這里住過的文學家、藝術家、詩人會有一個長長的名單,而這個名單上的名字,恰恰是一部現代中國文學史?!?/p>
賈樟柯在“家”建影院的夢實現
文學加藝術,在賈家莊文化園區里高度融合。從作家的“家”出發,百米后就是電影的“種子”。種子影院的揭幕,也在當天上午舉行。雖然這個建筑用時三年,但在賈樟柯心中,建立他的時間恐怕有三十多年?!拔液苄〉臅r候要走很遠,才能看上電影。那時我就想,為什么我們身邊沒有影院。所以,要感謝這塊土地,它不僅帶給我電影靈感和電影故事,還讓我建起電影院,能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電影,讓文化生生不息。 ”

種子影院揭幕儀式
在揭幕儀式上,嘉賓們一起為莫言先生親筆題寫的“種子影院”牌匾掀起了紅布,也為接下來的呂梁文學季和未來文學在這塊土地上的發展,掀起了“紅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