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聞網訊 5月20日,隨著指揮人員的一聲令下,太原迎憲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鑄造焦的焦爐熄火關停,在縣城東北門戶聳立17年之久的高煙囪及其他生產設施同步開拆。與此同時,僅一路之隔,濱河西路轉入榆古路的正前方,花籃公園在震天的鑼鼓聲中,宣布開園。

“一關一開”背后,是清徐縣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綠色發展正緊步邁入快車道。今年以來,該縣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以城市建設提質擴容、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區加快推進為抓手,加快推動綠色發展形成共識、落實落細。在推動傳統企業轉型方面,關掉一批、停產一批、合并一批、轉型一批,力推工業企業“退城入園”,為打造“國際休閑慢城、中華醋都葡鄉、三晉文化水鎮、太原花園客廳”的大縣城發展戰略鋪墊基礎。

迎憲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并非關停焦爐了事。停產儀式上,轉型發展項目也同時啟動。據負責人介紹,這家創建于1987年,以生產和銷售優質鑄造焦炭為主導產業的大型民營企業,近10年該公司累計產銷量300萬噸,產值35億元,上繳稅費1.5億元,每年為縣城居民提供30萬平方米供暖熱源。此次拆除的高煙囪建于2002年。由于廠區位于縣城上風口,環保壓力與日俱增,加以產業結構調整、消費市場變化等因素,早已確定轉型戰略。該公司謀劃利用該縣汾河、白石河及清泉湖獨特的水系資源,打造以三國文化體驗、溫泉養生、濱水商業休閑購物為主的文化娛樂綜合空間,目前《清徐縣迎憲焦化廠改造修建性詳細規劃》已經基本完成。據介紹,清徐縣將此項目列為2019年全力推進八個優質項目之一,寫入2019年該縣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立項目推進領導組。隨著該公司轉型康養教育產業跨出實質性一步,清徐縣工業企業“關停并轉、退城入園”也邁出堅實步伐。

同日開園的花籃公園,也并非該縣近期唯一生態建設工程。“300米見公園、5分鐘見綠地”,是該縣今年提出的戰略目標。作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系列工程之一,花籃公園是今年率先完成的示范工程?;ɑ@公園以“迎客石——花籃——游客中心”為一軸,花籃、迎客石為兩核,主雕塑水景、中心鋪裝景觀、下沉式文化廊道景觀為三環。迎客石刻有“中華醋都葡鄉”大字,花籃按照天安門廣場花籃1:1設計,裝點以葡萄為主,花卉、水果為輔的各類造型,下沉式廊架陳列32幅書法名家浮雕作品,園內喬、灌、花、草立體種植,為群眾提供集休閑、娛樂、游覽、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場所。據悉,清徐縣以大手筆、大思路、大動作,全力實施了一批縣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完成去年29項強弱項、補短板民生工程的基礎上,今年還將繼續實施51項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程,并將19個公園綠地建設項目列入實施計劃。

該縣負責人介紹,拔掉了在縣城門戶聳立17年的煙囪,在一片鹽堿沼澤地上建成花籃公園,是該縣發展觀的一次深刻革命,“新老飯碗”的一次堅定抉擇,新舊發展動能的一次主動切換,更是全縣上下按照“國際休閑慢城、中華醋都葡鄉、三晉文化水鎮、太原花園客廳”定位,加快建設“創新活力之城、美麗幸福清徐”的縮影。
推倒高煙囪這個舊印象,豎起大花籃這個新形象,清徐縣綠色發展全方位提速,正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