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春市寬城區柳影街道扶余路社區“掃黃打非”文藝演出現場。
長春市寬城區“掃黃打非”辦公室供圖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柳影街道始終堅持將“掃黃打非”與黨建、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創建和群眾文化等工作緊密結合,通過不斷探索完善基層“掃黃打非”工作機制、發展壯大基層“掃黃打非”工作隊伍,常態化推進“掃黃打非”定期巡查、宣傳教育等工作,被評為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
齊抓共管重落實
柳影街道位于長春市寬城區北部,轄區有10個社區和一個“城中村”新月村。轄區內商業網點多,流動人口多,外來務工人員多。
柳影街道黨辦工作人員楊帆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掃黃打非”是一項水滴石穿的工作任務。柳影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派出所、工商所、文化站、綜治辦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領導小組,與各社區的基層聯系點相互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據了解,他們建立了“掃黃打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不漏死角、立體式覆蓋,做到“有打有防”。街道將轄區宗教場所、連鎖商店、夜市攤點、校園周邊、出版物市場列為重要點位,協助執法部門陸續開展了以治理流動商販、地攤兜售非法出版物、盜版光碟、盜版書刊等問題的專項治理行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柳影街道工作人員指導下屬社區組建巡查隊,配備專、兼職聯絡員,定期舉辦“掃黃打非”業務培訓,普及“掃黃打非”工作相關的法律政策知識,重點對網絡低俗問題、非法網絡直播平臺、非法打賞平臺等內容的線索搜集和打擊,對新聞敲詐、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非法活動進行警示學習。組織“紅馬甲”志愿者,統一佩戴“掃黃打非”巡查員袖章,以網格為基礎開展巡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楊帆說,他們建立聯系點―社區―街道“掃黃打非”工作流程,在各聯系點設置舉報箱,對于居民舉報的小販推車販賣盜版光碟、書籍等問題,由各聯系點及時向街道“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匯報,街道聯合行政執法大隊依法查處,并在第一時間向投訴人回復處理結果。
群眾參與有熱情
街道通過開展“掃黃打非”工作文藝會演等形式,寓“掃黃打非”知識于市民群眾日常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中,不斷激發居民參與熱情。
楊帆告訴記者,他們指導各社區組織“三長”(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共同參與到“掃黃打非”排查摸底工作當中。由“三長”面向居民詳細講解“掃黃打非”工作,主動宣傳“掃黃打非”重大意義以及“非法盜版書刊”對居民生活、未成年人的成長帶來的惡劣影響。轄區內黨員、“三長”代表、志愿者積極參與“掃黃打非”排查工作,對轄區內“違禁品”進行重點排查,凈化社區的文化環境,促進健康發展。
在“護苗”行動中,街道聯合教育系統集中開展“綠書簽行動”宣傳周活動,面對中小學生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教育,牢牢把握“主陣地”,為青少年群體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柳影街道定期開展“掃黃打非”文藝會演,邀請轄區“三長”和居民代表參加。工作人員自編自演的“三句半”節目,將“掃黃打非”相關知識宣傳到了居民心中。轄區居民表示:“這種宣傳很新穎,以愛聽又聽得懂的方式宣傳‘掃黃打非’工作,既全面介紹‘黃’‘非’制品對大家精神世界的污染毒害,又切實提高了大家對‘掃黃打非’工作的思想意識。”
柳影街道還組織社區文藝團體開展“互敬互助鄰里情”百家宴、“濃情端午粽香飄”包粽子比賽、“掃黃打非”工作者文藝演出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喜愛的文娛活動,不斷提高轄區居民整體素質。
楊帆介紹,他們還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組織群眾開展網上交流、主題宣教等活動,普及“掃黃打非”知識。由社區工作者、退休老黨員、老干部等組成志愿者隊伍,開辦“托管小課堂”、“品味書香”讀書會等活動,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審美能力,提高防范意識。
走訪巡查不放松
針對管理力量薄弱的現實,柳影街道按照社區劃分設置10個“掃黃打非”基層聯系點,指導每個基層聯系點做好巡查指導和管理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體制。在各項行動中,網格員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掃黃打非”工作的骨干力量。
楊帆告訴記者,柳影街道定期組織召開“掃黃打非”專題會議,專項研判巡查和協查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探索巡查檢查、信息反饋以及工作激勵等長效機制,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效能,要求各社區在工作中做到“三全”,即:宣傳資料要全,巡查記錄要全,臺賬底冊要全,使“掃黃打非”工作實現規范化、常態化。針對街道宗教場所密集的特點,市場監管、行政執法、綜合治理等成員單位組成聯合工作組,每月定期對重點宗教場所進行走訪巡查。
楊帆告訴記者,柳影街道將繼續不斷完善“三長”網格化管理體系,營造健康向上、規范有序的文化環境,努力形成“轄區定界、無縫銜接、全面覆蓋”的基層“掃黃打非”工作網格化管理格局,在“掃黃打非”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宣傳教育與依法打擊緊密結合,多措并舉,對“黃”和“非”進行多種形式的“圍追堵截”,既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全街文化環境,又提升了街道文化品位,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切實發揮基層工作站的作用,使“掃黃打非”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