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朝陽街一商場門前,一處共享單車卡通畫停車區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從今年2月至今,4家運營企業已向省城投放14.3萬輛共享單車。按照市城鄉管委的部署,從6月20日開始,市數字城管中心將共享單車納入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并明確規定,市民可通過多種方式反映共享單車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如撥打12319城管熱線;登錄太原數字城管中心官網、微博、微信反映;下載“城事幫手” APP在線反映。此外,該中心也將關注媒體報道以及網絡輿情,收集共享單車相關問題。(6月21日《太原日報》2版)
從今年2月起,小綠車、小紅車和小黃車等共享單車出現在太原街頭,數量呈爆發式增多。目前,4家運營企業已向市區投放了14.3萬輛共享單車,其中包括2.5萬輛酷騎單車、5.2萬輛摩拜單車、6.5萬輛OFO單車和1000輛百拜單車,注冊用戶突破80萬人。
共享單車作為分享經濟的代表,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不僅給人們帶來許多方便,也改變著人們的出行習慣、思維觀念,也創造了很多新業態,而且帶動了大量就業。
但是隨著共享單車成為太原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接踵而至。亂停亂放占據行人和自行車道,很多車輛被人為破壞不能使用,在其它省市還有未成年人騎共享單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死亡……關于共享單車的負面新聞也越來越多。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些問題是必然的,出現了問題就需要及時解決處理,才能保證共享單車這樣的新生事物健康發展,走得長遠。
我們很欣喜地看到,太原市相關部門一直在為此努力,太原市數字城管中心將共享單車納入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并明確規定,市民可通過多種方式反映共享單車運營中存在的問題。這是太原市對共享單車的管理作出的有益嘗試。
筆者認為,共享單車只有“管”得好,才能“走”得遠。要想有效管理,需要政府企業和市民各司其職,共同努力。
政府部門作為管理主體,應積極征求社會意見,盡快出臺太原市共享單車管理辦法,對共享單車進行綜合管理。我們欣慰的是,在出臺具體管理規定之前,太原市數字城管與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已就車輛停放制定出初步方案,包括不得壓占盲道、在禁止停放區域不允許擺放車輛等,同時要求運營企業采取設立電子圍欄,劃定禁停區域等措施,進一步規范車輛停放。政府部門應該在此基礎上,制定更合理,更完善的管理辦法。
共享單車運營企業,不能只把自行車帶上綠色、共享的光環投放到城市里就不管了,必須肩負起管理和服務的責任。共享單車本質上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行為,作為企業行為,就必須承擔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應加大技術投入、加大市場運維人員的投入,保證共享單車的停放、管理、回收都能健康有序進行。
作為普通市民,時刻不要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做文明市民為己任。共享單車方便了市民生活,市民也應該從自身做起,愛惜共享單車,不人為破壞,不上私鎖,不隨意占道停放,文明騎行,文明使用。另外,市民還要積極為政府部門建言獻策,共同推進更好的共享單車管理辦法出臺。看到他人使用共享單車的不文明行為,要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向太原市數字城管中心反映。
只有官企民三方共同努力,全民參與管理,共享單車才能“管”得好,“走”得遠。
(太原新聞網評論員:王桂娟 高立 馬騰飛 王銀)
本評論相關H5作品如下:
共享單車:只有“管”得好,才能“走”得遠
鏈接地址:https://d.eqxiu.com/s/1H7A3XBl
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