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圖片新聞

陽曲縣萬向農業科技園:美了河畔 綠了山野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全媒體記者 常淑娟 2019年08月07日 06:08

管護人員在薄膜智能連棟大棚內精心勞作。宿曉健 梁琛 攝

  早晨7點剛過,周福生就換上淺灰色工裝,騎車來到泥屯河畔的萬向農業科技園上班,趁涼快早起干活,是他多年務農養成的習慣。

  55歲的周福生是陽曲縣泥屯鎮東青善村村民,因為心靈手巧,諳熟農技,成了村里人公認的“土技術員”。到科技園上班的這一年多,周技術員過得很充實——干的還是農活,卻與以往不同,能夠不斷接觸新技術、新品種,還會定期參加培訓。周福生成了科技園的“職業農民”,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得相信科學”。他說:“河還是這條河,地也還是這塊地,可種的東西和種植方法都大不一樣了!”

  “土技術員”成了“正規軍”,令周福生“轉正”的萬向農業科技園是一個融生態建設、景觀建設、農事活動、旅游觀光于一體的農業田園綜合體。極目望去,占地1200多畝的土地上,大棚連片,綠樹成林,而僅僅一年前,這里還是溝坎縱橫,亂石滿地。亂石灘變成了蔬果園,荒山變成了花果山……是什么讓這片土地在短短一年間發生巨變?是生態建設和現代科技的合力,使這里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在科技園里,魚菜共生、珍稀紅豆杉、穹頂溫室、四季果園……新鮮事物可不止一兩件。

  愛戲水的蔬菜

  走進魚菜共生大棚,與其說是菜地,更像是一個生態花園。水聲叮咚的溫室大棚里,滿眼深深淺淺的綠色,那是鮮嫩清爽的小白菜,莖葉肥大的生菜,花朵一般的紫甘藍,嫩得滴水的冰菜,藥食兩用的田七……尤其是空心菜,只一瞥,就被它吸引,細長的藤蔓卷曲著伸向空中,像一個個綠色的音符。頗為奇特的是,這些恣意生長的蔬菜們沒有扎根于泥土之中,而是每棵菜端坐在一個白色泡沫板制成、手掌大小的小“板凳”上,凳子則漂浮在連接著養魚池的方形水池上,蔬菜的根系穿過泡沫板的孔洞,伸入波光閃爍的水面。蔬菜為啥長在水里?萬向農業科技園總經理賈連喜介紹,這是從以色列引進的國際一流技術的魚菜共生循環農業系統。簡單地說,就是養魚的水經處理后用來種菜,蔬菜的根系為魚塘供應氧氣,同時還是天然的濾水器,使水質保持潔凈,魚和水互助共生。這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把水產養殖與無土栽培結合起來,實現科學的協同共生,達到了1+1>2的效果。魚菜共生的生產模式,不光節約能源,提高產量,最大的亮點還是全程無污染。因為具備無農藥、零添加、零污染、高營養的優點,這里出產的有機蔬菜供不應求,一經生產,全部包銷到北京市場,萬向農業還成為二青會指定的生產供應商。

  一部手機全管理

  在萬向農業科技園,魚菜共生的溫室大棚已有10個建成使用,占地20多畝。這么多大棚,一定需要很多管理人員吧?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負責管理這片大棚的,只有一名年輕的技術員,當然,智能手機也必不可少。

  在16號大棚,來自北京一家農技服務公司的技術員張蘇瑜拿出他的手機指點著:“用這個APP就可以隨時監測到各個大棚內的含氧量、溫度、濕度、 PH值等技術指標,有問題了手機會自動報警,我再過來處理就行。”戴著眼鏡的張蘇瑜黝黑瘦高,還是一副大學生的模樣,但工作起來卻很老練,從科技園開工起他就進駐施工現場,設備安裝、運行、直到如今步入正軌,魚菜共生項目的技術服務,由他全程負責。談及自己的工作,張蘇瑜直言:“剛運行那會兒很辛苦,安裝、調試都得親自上手,現在正常運轉起來就輕松多了,魚和菜都長得起勁兒,看著就讓人高興。”為了節約空間和時間,園區在實驗基地集中培育幼苗,待其長大后再移栽到生態系統中,一株幼苗一個坑位,一畝基地可以植入1萬株,種植或采摘的時候,雇用附近的農民即可。

  珍稀的“植物大熊貓”

  萬向農業科技園不僅是陽曲縣現代農業的窗口,也是當地脫貧攻堅的重點項目。園區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陸續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帶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是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瀕危物種,可謂植物中的活化石,也是世界公認的天然抗癌植物。今天,珍稀的紅豆杉已經在科技園安家落戶。

  聽起來高大上的紅豆杉,看起來卻其貌不揚:細碎的葉子,瘦硬的枝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園區從東北引進的7000棵樹苗,雖然已有20年樹齡,但還沒長到一人高。賈連喜似乎猜出了記者的想法:“這是為了方便采摘特意培育的矮化品種,看著不起眼,可都是搖錢樹哩!它渾身都是寶,尤其是從樹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每克的售價超過2000元,比金子還貴!”據介紹,紅豆杉的皮、葉、根、果均可入藥,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自然分布極少,而全球紫杉醇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供需嚴重失衡。萬向農業的嘗試和探索,能否為當地開拓一個前景廣闊的國際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綠起來的黃土坡

  在東青善村生活了50多年,家門口的變化還是讓周福生目不暇接,嘖嘖感嘆:“變化太大了!以前是亂石滿地、雜草叢生的荒灘地,投資了一億多元,這不,眼看著一天一個樣子,一年干了五年的營生!”科技園也改變著村民們的生活。周福生告訴記者,他家有20多畝地,種些玉米、谷子之類的作物,一年也就收入三兩萬元。現在,他帶領著20多名村里人在科技園里作務,月收入就有5000元。2018年3月8日,萬向農業科技園正式動工開建。填溝平地、挖石填土、疏浚河道、修路整坡、綠化造林……僅僅一年間,這里就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溫室、22畝薄膜智能聯棟溫室、120棟日光溫室,全面布設了節水的滴灌系統。科技園背后的山坡經過平整,種植了玉露香梨、櫻桃、桃、杏、棗樹等4萬余株果樹,種植白皮松、金枝槐、絢麗海棠等8000多株喬木、灌木。曾經的黃土坡正在一天天變綠,待到明年春天,這里將變成真正的花果山。在四季采摘果園里,桑葚已經率先紅了枝頭,早黑寶、櫻桃、凱特杏、冬棗、雪里紅桃等也將于明年陸續掛果;國內最高端、能抗風雪的穹頂集成溫室,形如鳥巢,目前已呈現雛形……正如周福生所感受的,在科技園里,“農業”這兩個字代表的,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的農田和老玉米,而是琳瑯滿目的花園,是異域風情的果園,是可以領略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植物園,是兼顧親近自然和舒適方便的田園生活,是可供游客休憩身心的棲息地,是傳統農業與現代生活相互交融的美好家園。

(責編:張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衡南县| 沁水县| 普格县| 瑞昌市| 双流县| 铜川市| 名山县| 林西县| 宜春市| 酉阳| 来安县| 宁乡县| 中西区| 朝阳区| 平顶山市| 铁岭县| 望奎县| 双峰县| 德钦县| 新宾| 锦屏县| 新干县| 泰兴市| 鲜城| 泾阳县| 万安县| 贞丰县| 海盐县| 宕昌县| 隆回县| 彩票| 安丘市| 加查县| 阿荣旗| 舞钢市| 沙雅县| 吐鲁番市| 大宁县| 响水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