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權英杰,太原學院學生處副處長。2005年本科畢業后只身來到太原,在學生處一干就是14年。他熱愛這份職業,更熱愛他的學生,熱情和激情就是他不懈奮進的動力。他創建了國旗班,全力提升輔導員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創新開展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他以過硬的思想、過硬的業務以及全身心的投入,忠實踐行著新時代人民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崇高使命。他理智科學、積極主動地愛,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權英杰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人如其名,高大挺拔,英俊杰出。面對“時代新人”的稱號,他一直謙虛地說:“我很普通,就是在平凡的崗位做著平凡的事情,沒什么可講的。”可是兩個小時的采訪中,對于他的學生,對于他的工作,他侃侃而談。心系工作,情系學生,這是他作為優秀學生工作者的一種職業本能,這就是平凡的力量。
權英杰,太原學院學生處副處長。2005年大學畢業后來到太原學院,在學生處一干就是14年。權英杰說自己是個簡單的人,生活和經歷也不復雜,從上學到工作,人生30多年來從未離開過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他就是名副其實的“班長專業戶”,和學生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畢業后,他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從學生會到學生處,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回顧自己30多年班長、學生會主席的生涯,別人看到的或許只有光彩和榮譽,而對于權英杰來說,這個身份給予他更多的是寶貴的經驗與財富,這其間養成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在他身上早已深深扎下了根。
-他是筑夢者,用夢想堅定每一位學生的步伐
——有這樣一群人,一身筆挺的軍裝,一排整齊的步伐,一面鮮紅的國旗,因為同一個夢想,在國旗下集結,這就是權英杰創建的太原學院國旗班。
每個周一,權英杰都會早早來到學校。當初升的太陽射出第一道光芒,當雄壯的國歌唱出第一個音符,當國旗班的隊員們護衛著國旗在絢爛的朝霞中冉冉升起,他心中便會涌起無限的驕傲和自豪。
2014年,在學校和學生處的大力支持,權英杰創建了太原學院國旗班。成立之初,規模小,成員少,缺乏管理經驗和訓練方法,很多客觀條件也缺乏,沒有軍裝以及各種配件,甚至沒有辦公地點。籌備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工作沒有什么進展,甚至不知從何做起。面對這些困難,權英杰沒有放棄,積極與學生探討交流,逐步找到方向和目標,工作漸漸步入正軌。
2015年9月新生軍訓期間,國旗班納新126人,10月學校批準分配給國旗班43套軍裝,從此,國旗班開始了正規的集訓。在那被眾人羨慕的綠色背后,是他們每天清晨訓練時的揮汗如雨,擺臂、抬腿、踢正步、喊口號……在寬闊的操場上,有國旗班挺拔的身影;在寂靜的校園內,有國旗班嘹亮的聲音。每當學校有各種大小型活動,身著綠色軍裝的他們——國旗班,都是校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加強自身訓練方法以及管理經驗的同時,權英杰不忘加強國旗班內部文化建設,與外校交流、蒙山拉練、元旦晚會、十九大宣講等活動不斷豐富著國旗班的內涵和活力。
“我最初是為了一個夢想,一身軍裝,一身正氣,也是間接圓自己的一個軍人夢。”權英杰坦言自己創建國旗班的初衷。或是同樣出于軍人的夢想,或是由于軍訓的偶然,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于國旗班。
“為了訓練,他們放棄了很多,比如休息、出游、自習……他們在國旗班收獲了什么?”“堅定有力的步伐,自信挺拔的身姿,風雨中隊友的溫暖。更重要的是,這身沉甸甸的軍裝背后,用青春扛起的信仰和責任。”是的,作為學生工作者,不僅僅是為了圓很多人的軍人夢,更是傳承著一種精神:信念、使命、責任和拼搏。
-他是守護神,用真情呵護每一位學生的心靈
——有這樣一群人,放棄了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從組織到排練,從暴雨到烈日,只為精彩呈現、華麗綻放,這就是權英杰帶領的山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展演團隊。
2018暑假,太原學院承接了山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展演任務。權英杰接到任務便積極投身到各項籌備工作中,按照學院領導的要求,成立了訓練組、協調保障組、生活組、文體活動組,以最強的執行力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鮮花掌聲是甜美的,訓練過程卻異常單調,甚至苦澀。權英杰用愛心經營著枯燥艱苦的集訓生活,呵護著團隊里的每一位同學,讓同學們感到了家的溫暖和兄長般的關懷。有的學生情緒不穩定,思想波動大,他及時找他們溝通交流,給他們加油鼓勁。在生活上也經常噓寒問暖,及時幫助解決各種困難。有一天凌晨2時,一位同學在宿舍身體突然不適,他迅速趕到學校,將學生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徹夜守在身旁,直到第二天學生病情穩定后又不顧勞累趕往訓練場地。一位同學不小心踩到田徑場的釘子,他第一時間帶著受傷同學前往醫院就診,擦藥止血、打破傷風,包扎完畢時已是深夜。一個暑假,他總是早出晚歸,連女兒都難得見他一面。
無數個日日夜夜,他和學生一呆就是10多個小時,經常看到他在操場上東奔西走,忙前忙后,甚至帶病堅持。他以熱心和耐心面對瑣碎繁雜的各項工作,以細致嚴謹的態度合理安排和處理大小事宜。同時,他還時刻關心參演同學的日常就餐及身體狀況,關注學生訓練強度,針對天氣狀況為學生提供防暑和防曬的保障,同餐廳協調飯菜,確保所有同學都能吃得健康安全。
他就是這樣,在省運會期間始終保持著為學生服務的待命狀態。參演同學身體不適,磕碰擦傷,中暑嘔吐……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他忙碌奔波的身影。雖然有時一連幾天吃不上一頓完整的飯、睡不上一個完整的覺,但當看到學生們的表演精彩呈現、華麗綻放時,作為幕后的服務保障人員,能為演出保駕護航、貢獻微薄之力,權英杰深感自豪和榮耀。
-他是引路人,用大愛指引每一位學生的人生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給予學生直接的關懷和幫助,給學生無私的愛和親切的鼓勵,每天在瑣碎的小事中忙忙碌碌。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這就是權英杰帶領的輔導員教師隊伍。
責任不可少,關愛不嫌多。權英杰認為,教師作為靈魂工程師,應該有一份大愛。作為美術老師的他既要搞教學,又要抓管理。教學質量關系著學生的學業,管理工作影響著學生的人生。知識面窄不行,思路不清不行,理論水平不高不行,還必須要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埋頭苦干的拼搏精神。尤其身處社會轉型時期,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家庭經濟狀況等差異很大,這要求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而且育人不能限于課堂,更不能停留于嘴邊,要用實際的關愛行動去踐行。他一直這樣要求自己,并盡其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整天與學生“混”在一起。抽查到課情況,巡查校園安全,查看學生就寢,處理突發事件……他每天6時起床開始,就上緊“發條”,深更半夜被電話吵醒是家常便飯,熬夜加班也已經成了常態。
權英杰常常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召開輔導員工作會議,要求輔導員和自己一樣真情實意地為學生們著想,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做到公平對待每一位同學,公正處理每一件小事。他將時代精神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言行樸實自然卻打動人心,在他溫和的聲線下蘊藏著強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們遇到問題總喜歡找他,往往一回談話、一次散步或者打幾場球,就能解開一個同學的心結。
權英杰和輔導員工作的做細做實、盡職盡責,使得太原學院的校園生活溫馨和諧,富有朝氣和希望。生涯規劃樹立目標,就業指導認清形勢,主題班會引導理念,談心談話沁人心脾,行為管理別具一格,思政教育春風拂面,權英杰在每一個領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注釋。
一轉眼80后的權英杰為師已14年,他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寒來暑往,歲月洗去了青澀和稚嫩,沉淀了成熟與穩重,權英杰在學生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通暢。每當權英杰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總是說他是幸運的。其實人生哪有這么多的幸運,所有的幸運背后都伴隨著擔當,擔當是一種責任,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品格。這或許才是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