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冬,太原氣溫急劇下降,海拔1000多米的天龍山上的氣溫又要比市區低上幾度。天龍山旅游公路項目黨小組例會結束后,黨員馬上投入工程建設,檢查護欄安裝等收邊收口工作。
去年6月份開工的天龍山旅游公路全長近30公里,已圓滿完成全年建設任務,被市民稱作太原最美旅游公路。該路沿山勢布設,蜿蜒向上,從起點到高點,直線距離不過兩公里,高差近400米,施工任務十分艱巨。項目黨小組以“提高黨員素質、發揮先鋒作用”為抓手,打造了一支過硬的施工隊伍,半年多時間堅守在山上,夜以繼日推進道路建設。
成立臨時聯合黨支部、項目黨小組,深入開展“黨建進工地”活動,是市住建委黨工委為確保2018年全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順利完成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8年,我市住建系統要求實施天龍山旅游公路、西中環南延、濱河東路南延等20項城市道橋工程,實施太原學院足球場、旅游學院排球館等多個場館建設,還要實施12所學校、7家醫院建設以及汾河三期南延水利工程和景觀工程建設。這當中,許多工程直接或間接服務于今年在我市召開的二青會,數量多、規模大、標準高、時間緊。面對艱巨的任務,市住建委黨工委總結前兩年經驗,進一步對“黨建進工地”活動細化方案、完善制度、強化效果。各工程項目由市住建委建設單位牽頭,在工地成立了41個臨時聯合黨支部、37個黨小組,把施工、監理、質量監督、安全監督單位的670名黨員有效團結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起使。
濱河體育中心改擴建工程是我市承擔二青會場館建設的典型項目,工地臨時聯合黨支部多次舉辦大型黨建活動,為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施工提供了有力思想保證。“七一”百日攻堅“二青會工程建設誓師大會”在工地召開后,夜間施工進入高峰期。共產黨員、中建三局項目經理曹忠雄已近50歲,人本來瘦,攻堅后又瘦了幾斤。每天從早到晚,忙著方案制定、材料準備、人員安排,凌晨4時拍施工現場視頻匯報……
2018年,我市在汾河上同時建設三座全互通立交橋,造型別致、規模巨大。其中,迎賓橋像一艘揚帆起航的賽艇,造型優美。按傳統施工法,吊起橋面“桅桿”要一截截起吊、組裝、焊接,工期長、費用高、安全風險系數高。迎賓橋黨小組黨員、工程部部長樊志飛清晰記得施工進場不久聯合黨支部的一場活動,讓每名黨員就工程建設動腦筋、出點子,研究出最好施工方案。會后,各單位從理論、技術、標準等各方面,尋找可供借鑒的途徑。在中鐵大橋局總部幫助下,確立了鋼塔豎轉施工法。重1300噸的主橋“桅桿”在地面完成組裝,成功起吊轉體,一步到位,創造了國內外同等體量橋梁建設新紀錄。 “融入項目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項目”,市住建委黨工委開展的黨建進工地活動,效果顯著。截至2018年底,41項道橋工程已完工,完工里程164.7公里,完成投資168.33億元。通達橋、十號線橋、迎賓橋“三橋橫跨”,汾河兩岸生機盎然;“網紅路”天龍山旅游通道“一躍上天龍”,天塹變通途;西中環南延綿延蓄勢、新店街五層立交四通八達、108國道改造、濱河東路南延等道橋項目通車在即。這些市政道橋項目的實施,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承載力,內通外聯的作用將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太原學院足球場、旅游學院排球館、國際體育交流中心、濱河體育中心、水上運動中心、沙灘排球場等場館全部建設完工,不僅為“二青會”的順利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環境,成為我市城市建筑的又一亮麗名片。太原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幼師新校已交付使用,五中、成成中學、一外、二外建設基本完工。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項目土建部分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32.7億元。“汾河三期”進展順利,水利工程完成投資18億元,景觀工程完成投資8.5億元,累計完成工程總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