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前,我其實就考慮好了。參加招聘會,只是為了和企業更好地溝通。"昨日,在太原人才大市場舉行的"萬人招聘大會"上,前來應聘的應屆大學生岳軒鈺對記者說。記者了解到,我市招聘市場推行"互聯網+就業"模式,求職者從在招聘會現場"海選"心儀企業,變成在網上先挑好企業,到了現場直奔目標,求職更加便捷有效。
4000名求職者達成意向
“我們現在最缺的還是靠譜的營銷人才,真的是非常缺。”我市一家大型商務服務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趙先生對記者說,“我們是做網絡營銷的,從去年開始,發展非常快,但好的營銷人才一直是制約我們發展的重要問題。”趙先生講,如今很多大學根本就沒有開設這類專業,即使有些大學開設網絡營銷的專業,但是學校所教的東西根本就不適合社會的要求。“去年,來了幾個大學生跟著我們做營銷,一直跟我說,‘我們老師怎么怎么說’,但一聽就知道,那個老師也是外行。可想而知,他教出來的學生是什么水平了。”“高素質營銷人才始終是需求大戶。從今天的統計來看,營銷崗位人才需求仍居榜首,占比約為33%左右。”
對于趙先生的難題,太原人才大市場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企業業務拓展中銷售業務作為最能直接創造“價值”的崗位總是需求不斷;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逐步成熟,企業銷售崗位更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是能力、資源及溝通技能等都具備的全能型員工,而能符合企業要求的銷售人員并不是很多。 本次招聘會吸引了包括中旅、富士康、老陳醋集團、國美、保利物業在內的眾多省內外名企參加,提供了新媒體運營、設計師、電氣工程師等崗位近萬個。“參會企業共有500余家用人單位。”太原人才大市場工作人員表示,“當天入場的求職人員達1萬余人次,近4000名求職者和企業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智能匹配幫你鎖定目標
“來之前,我已經通過官方微信了解本次招聘會提供的崗位。”岳軒鈺告訴記者,“來現場,主要是想再詳細了解一下企業,我也有些條件想和企業有關負責人談。”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類似岳軒鈺這樣的求職者并不在少數。“三年前,我畢業的時候,就是在招聘市場來回找企業,不但效率低,還漏掉了一家企業,現在想起來還特別后悔。”另一位求職者曹振鵬則告訴記者,“今天來之前,我通過搜索具體崗位,已經鎖定了幾家企業,去了把自己的要求一提,不到一個小時就搞定了。”
“我們專門制作了‘電子地圖’,求職者只要關注微信,就能了解今天招聘會所有招聘崗位、展位的分布、求職注意事項等等。”太原人才大市場工作人員說,“想找什么工作先通過電子會刊鎖定,當天直奔心儀的展位,再也不用從一層走到四層,茫茫然地亂轉了。” 據介紹,“互聯網+就業”的模式,服務企業,更服務就業人員,以前找工作是“來了挑”,現在是“挑了來”。同時,在太原人才大市場微信公眾號上,求職者只要花1分鐘填寫自己的求職信息,后臺大數據就會根據其填寫的求職意向智能匹配,持續為其推薦工作,直到求職者找到適合的工作。本報記者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