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科技活動周于5 月19日至26日在全省范圍內舉辦,今年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強國科普惠民”。5月19日上午,2019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暨太原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山西省科技館舉行。
今年科技活動周安排了山西省暨太原市科技創新成就展、中國科協“創新決勝未來成果”全國巡展、山西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科普活動下基層以及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通過集中展示我省及我市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提高全民科學意識、科技能力和科學素養,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動員號召科技工作者、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偉大實踐,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共享科技創新成果,服務于人民群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5月19日至26日,在省科技館舉辦的山西省暨太原市科技創新成就展,分戰略新興產業展區、民生科技展區、太原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專題展區等三個展區,分別展示省市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和防災減災等民生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太原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在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空氣質量改善、 “西山模式”生態建設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展區中,我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令人關注。去年,國務院批復同意我市以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為主題,建設太原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破解“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兩個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截至2018年底,兩大行動52項工程項目中,16項已按期完工,其余36項按計劃持續推進。
我市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污染指數同比下降9.2%,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2%,轉型發展的“含金量” “含新量” “含綠量”不斷提升,示范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對我市示范區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此外,同期展出的中國科協“創新決勝未來成果”全國巡展,主要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重大創新工程、創新項目,包括超級稻、青蒿素、港珠澳大橋、 “墨子號”量子衛星、大飛機系列、北斗導航、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雪龍號與中國極地科考、載人航天、 “慧眼”硬X 射線調制望遠鏡、“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等一大批國之利器。本次科技周活動由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及太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