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點師王浩竟然是一名實訓教師,這讓人很是意外。那天,太原市高級技工學校中式面點專業的學生們正在上課,內容是實操這個階段他們認為最難最頭疼的“天鵝酥”。指導教師王浩站在面案前,詳細講解“開酥”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們先簡單地做一個“天鵝”的身子,告訴他們做好天鵝酥的基本功是搓條、下劑、制皮,要嚴格掌握好面粉、油芯和餡兒的比例……說話間,一只小小胖胖的天鵝身子已成形置于案頭,幾十個半大孩子,有些進入狀態,專注于自己手頭的面團,有些則一臉茫然,等著老師過來手把手地教一遍。
王浩笑著說,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都是這樣教這樣學的,最終都做得不錯。
今年剛剛27歲的王浩,來自黎城縣。11年前,當他作為省經貿學校面點班的學生,開始進入“面”世界的時候,只是想要學一份手藝,去改善生活,贍養父母。誰知一頭扎進去,專心于面食的研究與探索10余年后,各種榮譽加身——山西省烹飪大師名師創意菜技能競賽特金獎、長治技能大賽中式面點第一名、中國技能大賽中式烹調銀獎、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等。
“就是苦練唄。”這么多的成績和榮譽,王浩說,就一個字:練。人前練,人后也練,一定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比如說,一般制作包子要求18到22個褶子,他就要求自己折24個褶子,而且餡要居中,大小要統一,讓包子的外表看起來更美觀。
2010年,還是學生的王浩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學生作品展洽會,別人是拿著機器人、數控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項目去參展,他卻是帶了“一根面”、刀削面和剔尖就上陣了,結果,拿了第一名。
“能不能現場表演一個‘一根面’?”在實操教室,學生遞上了一塊醒好的面團,王浩一邊“溜條”一邊說,這面團醒了一個多小時了,就是普通的面粉普通的水,為了筋道,加了一點鹽,要掌握好比例。龍須面是整個行業中最難的一個,沒有技巧,需要苦練,能夠出手的哪個都有練到胳膊腫得抬不起來的經歷。
沒數清懸空溜了多少個回合,當溜好的“條”終于被放到鋪滿干面粉的案上,精彩開始上演。一扣,一根面變兩根面。再一扣,兩根面變四根面。直到第13扣,16384根細如發絲的龍須面在王浩手上如瀑布般顫動,竟無一絲斷裂?!斑@種面,拉的時候就像練太極,要以柔克剛,硬拽就很容易斷開。一般到10扣的面就細得不能煮食了,遇水即化,遇火則燃,只能制作一窩酥了?!闭f著,王浩掏出打火機,一撮細到極致沒有了水分的“龍須”燃成柔柔的火苗。
當傳統手工面點面臨挑戰,創新成為必然。在王浩所獲的眾多獎項中,那個“特金獎”煞是耀人眼目。“得獎的是一碗涼面?!碧闷媪耍煌胧裁礃拥臎雒妫梢栽诟呤衷萍拇髱熋麕焺撘獠思寄芨傎惿夏玫阶罡擢劊客鹾茝氖謾C里翻找出一幅圖片,指著圖中的一碗面介紹說,這碗涼面的全稱叫“香煎帶子配蔥油雙色蔬菜雜糧面”,從各種雜糧的選擇搭配到和面的蔬菜汁,還有醬汁的研發,都讓這碗看上去普通的一碗面條變得不再普通。
從學校畢業后,王浩經歷過打工,也嘗試過創業,直到2013年,他將自己的人生定位于太原市高級技工學校,做了一名面點實訓教師?!吧轿魇侵袊拿媸持l,面食技藝要發揚光大,就得帶徒傳技,而技師學院提供了最好的平臺?!睆?014到2018年,王浩指導學生參加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5名學生參加多個項目,獲得3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12個“三等獎”。通過比賽,給學生傳授經驗,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引導學生在參與技能大賽中磨練工匠精神,他個人則榮獲了“優秀指導教師獎”。
教學中,王浩不只是將最拿手的山西面食表演技藝教給了學生,他擔心學生不了解企業工作流程,就開設了學生創業面館,讓學生在每天課后到面館實訓,既鞏固了專業技術,又實踐了怎樣經營。每天收檔后總結當天的收獲和經驗,又開設了專業社團“面道傳奇”,用豐富的專業社團文化激發學生提升技能的熱情。5年時間,王浩培養的1200余名高級工,遍布各大酒店,正在成為優秀面點師。
“看到學生出成績,比我自己得獎更讓人開心。不管是自己還是學生,得獎的那個時刻,一切就都是過去,新的目標及新一輪的吃苦和堅持開始了。”臨別時,王浩的這幾句話,很有力地擊打到了聽的人,穿過耳廓,進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