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工作人員為新建路一民營企業懸掛“單位衛生間對外開放”標志牌。
連日來,杏花嶺區首批121個公共機構和社會單位陸續掛牌,正式向公眾開放自用廁所。
今年初,杏花嶺區環衛局對轄區范圍內的單位廁所情況進行摸底、走訪,工作人員與相關單位認真協商,鼓勵其積極參與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征得相關單位同意后,為該單位懸掛標志牌。標志牌直接掛到相關單位門外醒目位置,牌子設計圖案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制定,標牌的材質為不銹鋼。牌子上寫著“單位衛生間對外開放”,并標有明確的箭頭指示。杏花嶺區內部廁所開放單位包括政府機關,如杏花嶺區財政局、三橋街辦、省統計局等單位;事業單位,如山西省兒童醫院、省眼科醫院等。也有不少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其中,如百姓漁村、北方芙蓉、北京華聯超市等。杏花嶺區環衛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全區已經完成70個機關單位、企業的掛牌,后續將繼續加大力度,讓更多的單位加入‘衛生間對外開放’隊伍,更好地服務群眾。”“雖然我們是民營企業,但很支持對外開放廁所。內部廁所對外開放后,可能會增加保潔人員的工作量,但算不了什么,大家都很理解。創建文明城市,我們也是一份子。”北大街百姓漁村負責人表示。
針對老城區公廁供給數量少、分布不均衡等問題,杏花嶺區今年還計劃新改擴建22座公廁,目前已經選址完畢,有3座正在進行施工。在新建公廁的同時,杏花嶺區加強對現有公廁的日常管理。堅持公廁管理員對所有公廁每天進行日常檢查考核打分,每天分早、晚檢查兩次。管理員分為兩組,互相監督、檢查,確保公廁及其周邊衛生干凈、整潔。該局還進一步提高整治標準,要求公廁衛生清掃做到地面凈、門窗凈、墻壁凈、設施凈、周圍環境凈,及時清理外墻廣告;公廁內部維護做到上下水通等,保證公廁內無蠅蛆、無尿堿、無臭味。整改期間還對外墻臟污的公廁進行大規模清洗,對內墻破損的公廁重新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