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父丁卣,晉侯作師氏姞簋,義尊,伐簋……6月25日上午,“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行動追繳文物第二次移交儀式”在山西博物院隆重舉行,移交了包括一批西周時期青銅器在內的12780件涉案文物。至此,我省公安機關今年已向文物部門移交文物25413件。
2018年,我省公安機關展開為期3年的打擊犯罪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累計破獲文物犯罪案件89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88人,打掉文物犯罪團伙171個,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和追繳文物數均超過此前10年的總和,有力遏制了全省文物犯罪多發勢頭。自2018年以來,一度猖獗的盜掘古墓葬犯罪保持“零發案”。
按照《文物保護法》和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公安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有關《依法沒收、追繳文物移交辦法》規定,經省政府批準,公安機關再次向文物部門移交文物1278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5件、二級文物114件、三級文物420件。加上今年4月9日首次移交的12633件,我省警方前后不到3個月便累計向文物部門移交涉案文物25413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8件、二級文物265件、三級文物928件。這些文物中的精品,將作為“山西青銅博物館”陳展主體,不日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展示。
文物專家學者表示,警方移交的文物十分珍貴,是山西作為中華文明重要起源地的重要物證,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和文化價值。
省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定會將移交文物保護好、利用好,加強對文物承載文化內涵的研究,充分發揮這些文物的價值。移交儀式上,警方正告各類文物犯罪分子懸崖勒馬,盡快投案自首,主動交代犯罪事實、上交盜販文物,爭取寬大處理。同時,警方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打擊文物犯罪斗爭,檢舉揭發文物犯罪線索,為守護文物安全、捍衛中華文明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