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平整了,河道清潔了,綠化帶多了,煤堆、柴堆、料堆、糞堆都沒了……看著村莊一點一點變美,晉源區晉源街道晉陽堡村村民趙吉仙笑得合不攏嘴:“走出家門,心里頭亮堂堂的,村里也和城里一樣干凈了。”創城工作開展以來,晉源區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與“百村景區化”工程建設相結合,堅持“為民創建、文明創建、全民創建、一體創建、全域創建”五大原則,嚴格工程措施與精細管理同步推進、示范點位整治與全面治亂同步推進、街巷小區條件改善與城鄉整體環境提升同步推進、城市創建與鄉村振興同步推進“四個同步”工作要求,創城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因地制宜 創城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6月28日,走進晉源區趙家山村,一行行綠樹掩映村莊,一排排小樓整齊劃一,村西頭的荷花園里,三五成群的游客盡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風情。“我們村干凈著哩,不僅鮮花滿園,衛生無死角,偌大的村莊地上甚至連一個煙頭都看不到。”村里的小廣場上,74歲的任改秀正和幾個老姐妹聊天。趙家山村是去年晉源區首批10個“百村景區化”試點村之一,也是該區文明創建向農村延伸的一個縮影。
晉源區轄95個建制村、27個城市社區,鄉大城小。2018年起,該區以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因地制宜,以“百村景區化、三年大變樣”工程為主要抓手,以“村村有景點、處處是景觀、人人是形象”為方向,實現創城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雙促雙贏。據介紹,晉源區95個建制村,全部按照“城市化一批、生態化一批、城鎮化一批、產業化一批”的思路分類施策。其中,對40個城中村進行城市化改造;對西部山區的20個“空心村”進行生態化改造;對規模較大、人口較多的14個“中心村”進行城鎮化改造;對21個具備城郊農業發展潛力的村落進行產業化改造。“去年景區化打造的趙家山、寺底等10個試點村,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也為我們提振了信心。”晉源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范永生說,借鑒去年的成功經驗,今年要啟動20個村的改造工程。目前,19個村已完成勘察、設計、招標等工作,18個村已進場施工。
五大工程 讓農村從里到外有面子
蒙山腳下的寺底村,經過“百村景區化”洗禮,村里的大小街巷拾掇得干凈利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孝親敬老、移風易俗等宣傳文化墻隨處可見,一股鄉風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村委會大院一排排徽派裝飾風格的建筑,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鮮亮。“改造中,村里鋪設下水管網、實施弱電改造、整修道路街巷、整飾建筑立面,并結合蒙山景區建筑風格,將村里的主街道及村委會大院裝飾成仿古建筑風格。”村黨支部書記郭貴忠說,“很多村民見村里變化這么大,也忙著開始清掃整修自家的院子,說是既要村里的‘面子’美,也要‘里子’亮,讓游客越來越多。”
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晉源區“百村景區化”著力抓好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鄉村暢通、村容村貌整治“五大工程”,積極探索美麗鄉村建設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屋內屋外、院內院外、村內村外環境衛生徹底改變。截至目前,該區農村共鋪設給水管線56.08公里,污水管網48.75公里,雨水管網30.34公里,供暖管網22.79公里;新建日處理能力250噸污水處理站2座,完成改廁近300戶;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納入環衛專業隊伍管理,進一步完善“村清潔、鎮(街)收運、區轉運”的鄉村生活垃圾收運管理模式;修復道路24.36公里,鋪裝便道約12萬平方米,高標準建設68條、80公里“四好農村路”;鋪設強、弱電管網85.6公里,建設村民活動小游園3處,種植各類喬木、灌木、綠籬等2000余株,整飾立面約17萬平方米。
鄉風文明 既外化于行又內化于心
“繼續實施‘百村景區化’的基礎上,今年我們結合創城,啟動城鄉居民文明素養和發展技能‘雙提升’工程,就是要讓文明創建潤物細無聲般外化于行、內化于心。”晉源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晉源區正扎實推進“十個一”建設,即建設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好管好用好一個農家書屋、建好管好用好一個村廣播室、建設一個村文化活動中心和文化活動廣場、建設一面鄉村文化墻(主題一條街)、設立一個善行義舉榜、建設一個鄉賢館、制定一套村規民約、評選表彰一批“星級文明戶”、評選表彰一批模范先進,提升農村群眾的文明素質,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百村景區化’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環境,也帶動了大家思想觀念的轉變。‘雙提升’工程讓村民的文明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晉陽堡村黨支部書記張聰霖說,依托新建的村級道德文化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開設文化禮儀課、家政技能培訓講座等,讓村風、民風煥然一新——每家有大事小情,大家都互相幫忙,鄰里關系和諧了;麻將牌桌不見了,村民自發在村委會文化廣場跳起了廣場舞……
“環境好了,大家的精氣神也不一樣了。”晉祠鎮野莊村村委會主任郭陽說。“百村景區化”“雙提升”等工程的實施,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村里的善行義舉也層出不窮,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等評選活動更加激發了文明之風盛行。
今年以來,晉源區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以建立村規民約,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鄉賢理事會“一約五會”為統領,抵制陳規陋習,淳化鄉風民風;組織以“鄰里守望”為主題的親情撫慰、技能培訓、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活動,設立“鄉風文明志愿崗”,推動農村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黨員示范戶、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以好家風溫潤好民風。
炎炎夏日,“百村景區化”“雙提升”工程如一縷縷清風,吹進晉源農村的門庭院落,綻開一朵朵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