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柏林區市場監管局在創城“雙月攻堅”中,創新建立了集貿市場“345”監管模式,實現對各個市場的長效監管,目前絕大部分市場硬件設施已基本達標,正在進行精細化提升。
萬柏林建立了集貿市場“345”監管模式,即:所站聯動、分管領導包片、部門聯動3項機制;局創城領導督察組,局創城辦,各所、站負責人及專管員,各集貿市場4個工作層面;日報、周報,巡查、檢查,末位約談,聯席會議,整改督辦5項制度,依托高效有序的工作機制,形成全面創建、提質增速、長效監管的新局面。
同時,創城工作巡視員、督導員定期到各集貿市場檢查創城工作進展情況,現已對轄區內14個市場進行了模擬打分并下達《限期督辦通知單》,采取立查立改和限期整改相結合的方式,圖文結合,明確問題,細化扣分項目,便于市場發現問題,對照整改。各市場分別設置創城工作管理員、宣傳員、聯絡員,增強其創建意識、自我管理能力和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凝聚整治合力,推進創城攻堅。
另外,加大了對集貿市場督導檢查力度,實地查看各集貿市場日常運行情況,對照標桿市場的測評標準,著重就內外環境、功能區劃分、基礎設施、內部經營秩序管理、衛生環境情況、宣傳氛圍營造等方面進行了督查,將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當場逐一反饋給市場主管人員,小問題立行立改,大問題限期整改。目前,絕大部分市場硬件設施已基本達標,逐步建立長效管理工作機制。但是,九院市場、南寒市場、河龍灣市場、西峪市場4個市場,在硬件設施、宣傳氛圍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已對照創城標準下達了《限期督辦通知單》,要求市場在限定期限內必須整改落實到位。興華南市場西區、義井集貿市場、大王市場、大虎溝市場4個市場,存在問題較多,距離創城標準差距仍然很大,已停業整頓,按照創城標準全面提檔升級,符合要求并驗收合格后方能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