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7月16日了解到,《山西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實施方案》經省政府同意開始實施。我省依托全省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互聯網+監管”系統,其中的服務界面具備向社會公眾提供監管信息服務,向社會公眾公示監管執法情況等服務功能。
依托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我省將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匯聚各級各部門監管業務系統數據、政務服務平臺數據、社會公眾投訴舉報、互聯網及第三方相關數據等,實現監管對象全覆蓋、監管過程全記錄、監管數據可共享可分析可預警。“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編制1張全省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建設1個“互聯網+監管”系統數據中心,建設2個系統界面,開發4個應用系統,建立健全3大運行保障體系。
其中,“互聯網+監管”系統數據中心,將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將各級各部門監管業務系統、政務服務(審批)平臺、投訴舉報、互聯網及第三方機構的有關監管信息,匯聚到省“互聯網+監管”系統數據中心。9月底前,關系國計民生、影響重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食品藥品安全、煤礦安全、安全生產、生態環保、衛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重點監管領域的監管數據匯聚到省“互聯網+監管”系統數據中心。年底前,完成省級96303政務投訴舉報熱線、全省12315投訴舉報熱線等數據匯聚。
在此基礎上,依托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服務界面,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監管信息服務,向社會公眾公示監管執法情況,提供監管事項目錄清單、監管工作有關法律法規、監管投訴舉報情況查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