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名演職人員接收指令,開幕式和賽事的電視直播,點燃火炬塔指令的發送……在二青會開幕式及比賽現場,無線電在傳輸信號、發送指令、計時計分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自省無線電管理局的“電波衛士”們,在這一看不見的戰場上,細致準備、持續排查、消除隱患,為二青會開幕式及賽事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無線電立功了
“無線電信號是絕對不能被干擾的,否則,開幕式表演會出現瑕疵,甚至失敗。”省無線電管理局調研員孔鵬、二青會現場無線電監測負責人說。
他介紹,在二青會期間,大量的無線電設備同時使用,對電磁環境要求非常高。首先,在開幕式,導演組要通過無線電設備指揮調度大型團體文藝表演。數千名演職人員身上,每一位都帶有一個無線電耳麥,用來接收出場退場、變換隊形、花樣動作等指令。使用無線電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點燃火炬塔。當觀眾在紅燈籠體育場觀看視頻上的火鳳凰特效時,導演組通過無線電設備發出點火指令,火炬塔收到信號后自動點燃圣火,與特效完美銜接。導演組在遙控燈光特效以及懸浮燈籠等道具時,也會使用到無線電設備。在比賽場館,計時計分裝置也使用無線電設備。此外,電視直播開幕式和賽事,安保人員、消防人員交流,對電磁環境同樣要求很高。省無線電管理局專門成立了無線電安全保障領導組,開展相關工作。
即時消除隱患
“一個月前,無線電保障工作就開始了。我們每天都會派出人員和車輛,監測場館周邊的電磁環境,做到心里有數。發現有干擾信號時,及時將其消除掉,避免干擾到場館里無線電設備的正常使用。”
孔鵬介紹說,8月2日、4日、6日,三次彩排舉行時,“電波衛士”都全程參與。在8月4日的彩排中,監測人員發現,某頻點上出現的一個異常信號,與導演組使用的對講機頻率接近,很容易引起同頻干擾。5個移動監測小組立即行動,開展測向定位,不到半小時,將其鎖定在青運村內一家餐廳內,及時消除了干擾源。“每次排練結束后,監測人員都要守到最后,詢問導演組是否遇到異常情況,第二天再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電波衛士”們做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對入場的無線電設備提前測定,協調好使用頻率,避免互相干擾。經過測定的設備,貼有準入標簽,憑標簽入場。“就好比,一屋子的人,如果同時說活,會吵成一鍋粥,誰也聽不清楚,需要協調安排好。”
汗水沒有白流
8日早上,7輛監測車、45多名保障人員,全部到達指定地點。太原以及晉中兩市的多個固定監測站開啟,移動監測組對工作頻段實施保護性監測,監測人員守在三個安檢通道,頭頂烈日,一站就是10多個小時……
“組委會技術部領導,通過對講機向全體無線電保障人員表示感謝,給出高度評價!”孔鵬介紹,有一天周六中午,一臺無線電設備受到影響。“電波衛士”們接到命令后,顧不上家人,放下飯碗在半小時之內集合完畢,迅速消除了干擾。“所以,從對講機里聽到組委會的感謝和肯定時,大家都很高興:這一個月的辛苦和努力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