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中國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技術交流會在中國文物建筑安全檢測鑒定與抗震評估專業委員會張文革秘書長主持下開幕,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代表山西省文物局開幕致辭,歡迎專委會在山西太原主辦本次會議;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秘書長曲亮、大連理工大學林皋院士、北京國文信文物保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立平等專家、領導紛紛肯定了專委會自成立以來開展的各項活動,他們認為專委會發揮了自身優勢,主動搭建學術交流平臺與咨詢平臺,助力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事業,引領和帶動國內文物保護工作。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致辭

大連理工大學林皋院士致辭
開幕式結束后,一場關于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的學術盛宴分為主會場和分會場舉行。主會場的技術交流會中,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喬云飛帶來了《文化遺產風險監測與預防性保護》的專題分享,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戴儉教授做了《木構古建筑預防性保護技術體系與新技術應用的思考》的專題分享。分會場的技術交流會中,北京大學考古學院周雙林教授帶來了題為《望都漢墓鹽分來源及保護對策》的分享、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張濤研究館員帶來了《基于預防性保護的檢測評估—以盧溝橋為例》的案例分享。

交流會現場座無虛席
故宮博物院狄雅靜副主任、云岡石窟研究院寧波研究館員、北京國文信文物保護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滕磊等40余位專家老師為大家帶來了40余項技術交流匯報及專題案例分享。諸位專家通過講述自己以往的項目案例與各位會員分享對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的理解。與會會員紛紛表示,通過技術交流會收獲頗多。

交流會現場座無虛席
中國文物建筑安全檢測鑒定與抗震評估專業委員會自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保護文物建筑事業的號召,引領相關行業的研究與實踐,承擔文化傳承重任。文物建筑安全檢測鑒定與抗震評估專業委員會將會繼續積極發揮好行業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努力引領文物檢測鑒定領域的科技發展,建立行業學術交流平臺,為我國文物建筑保護事業的良好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