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新聞網訊(記者單斌)“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殷鑒不遠,為保證重慶這座城市的安全,重慶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在構建戰時人民防空神經中樞方面不斷融合創新,為全市應戰指揮體系的建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大力推進指揮通信建設
人民防空應戰指揮體系是戰時人民防空的神經中樞,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重慶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通過連續多年大力推進,已全面建成了上下貫通、左右銜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各有側重、互為支撐、安全保密的應急應戰指揮平臺。
近年來,重慶市人防指揮通信及警報報知網絡也已日趨完善。人防指揮光纖寬帶專網、短波電臺通信網和衛星通信網已經實現全域覆蓋。上與國家人防辦,下與各區縣及鄉鎮街道實現信息逐級調度,基本形成整體合力。
目前,應戰指揮平臺積極接入黨政、應急、公安、消防等信息或視頻系統,建立人防部門與應急部門共用共管工作機制,形成市、區縣、鎮街三級協同高效的應急應戰指揮體系。
覆蓋全市的應戰指揮體系建成之后,重慶已經擁有面對緊急情況時迅速搜集現場信息、分析判斷、迅速做出應對反饋的能力。

著力提高應急救援專業隊伍水平
建成覆蓋全市的應戰指揮體系,還需要專業隊伍的配合。重慶市人民防空辦針對信息化戰爭空襲破壞特點,建立偽裝防護、引偏誘爆、信息防護和心理防護等新型專業隊伍,注重錘煉救援專業隊伍,著力提高訓練演練的實戰化水平。
“我們依托指揮平臺,以日常戰備訓練、綜合組網訓練、支援拉動訓練、集中業務培訓等為抓手,突出實戰訓練,著力鍛造一支能掌握基礎理論、能了解信息技術、能熟悉戰技性能、能使用裝備器材、能維護設備設施、能排除常見故障的‘六能’人民防空信息保障隊伍。”重慶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鄭平表示。
據悉,為切實把人民防空指揮通信訓練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重慶市人民防空辦制定了人民防空指揮通信年度訓練要點,規定每周定期組織固定、機動指揮所開設與信息傳輸訓練,每周一開展短波臺(站)開設與通信訓練,每周三開展固定指揮所開設與通信訓練。拉動式綜合組網式訓練次數不少于5次,時間不少于3天,成員單位不少于3人。每年適時開展1-2次跨區域人防應急支援拉動演練等等。
目前,全市各區縣組建有搶險搶修、醫療救護、防化防疫、通信、運輸、消防、治安等常規專業隊伍。今年5月28日至29日,我市組織“渝動·人防——2019”城市人民防空行動演練,50余家軍地單位、4000多軍民并肩上陣,有效檢驗了人防專業隊伍戰時指揮員指揮水平和專業隊伍戰技能水平。
加大人防知識宣傳讓避險常識護佑百姓生活
“社區人防工作貴在經常,也難在經常。”重慶市人民防空辦主任鄭平介紹說,目前防空防災知識培訓和演練已經納入全市400余個社區年度工作計劃,與公共應急管理、社區文化建設實現了有機結合,形成了與消防、防汛、地震等多個部門協調聯動的生動局面。
據悉,下一步,人防部門將引導社區居民特別是人防志愿者大力配合防空警報、防護工程等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同時積極參與搶險搶修、醫療救護等救援行動,進一步增強山城人民的安全感。
同時,重慶市人民防空辦將大力加強各級各類人防志愿者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防空防災宣傳教育和參與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活動。抓好人防骨干志愿者培訓,已在重慶大學試點組建了200人的人防志愿者隊伍,并結合人防知識宣傳教育,在防災減災、疏散避險等各個方面開展人防知識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