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太原市民李女士向12348熱線咨詢她最近遇到的煩心事兒。10分鐘的仔細交流中,專業律師逐一幫她捋清關鍵性法律問題,李女士心里有了底:“足不出戶打個電話,專業律師來支招,法律保護在身邊的感覺真好!”
如今像李女士一樣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帶來便捷的群眾越來越多,咨詢問題、申請援助、預約公證……市民就近走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工作室,或者撥打12348熱線,或者登錄12348山西法網,就能獲得專業律師的免費解答和法律幫助。
9月12日,記者從省司法廳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初步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網絡平臺“三臺融合”,集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于一體,努力建設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
9月12日,馬先生走進山西省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向值班律師咨詢房產糾紛問題。這樣面對面、交互式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我省目前有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117個,鄉工作站1418個,實現了縣、鄉兩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全覆蓋。此外,全省九成以上村(居)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共2.5萬余個,群眾家門口的公共法律服務越來越便捷。
熱線平臺群眾使用門檻低,但坐席的都是專業律師。目前我省坐席容量已擴充至75個,服務實現了省級統籌,430名律師隊伍輪值進行熱線服務,服務質量進行抽查檢驗。
6月底正式上線的網絡平臺“12348山西法網”又稱山西法律服務網,基本覆蓋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全業務,縱向連接省、市、縣、鄉四級,橫向由“12348山西法網”Web端、微信端組成。
三大平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為不同需求的群眾提供個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務。
互聯網為我省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我省司法行政部門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兩快、兩全’和‘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十二字’目標要求,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跨越轉變。”省司法廳副廳長翟新山介紹,我省已初步實現三大平臺“融合發展”,“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效率,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三臺融合”運用信息化思維,創新工作機制,實現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在不同載體間串聯、流轉、歸集,用數據流驅動“三臺”服務人員密切協作,共同響應群眾的服務訴求。通過“融合”,我省目前實現了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仲裁、法律服務地圖等公共法律服務信息網上綜合查詢;實現了通過實時、留言、智能、視頻、熱線和窗口等6種方式進行法律咨詢;實現了55項山西司法行政審批事項在“12348山西法網”上辦理;初步實現了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人民調解5項業務的網上預約申請;初步實現了普法依法治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執法服務等功能的信息化。“三臺融合”的實現標志著我省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