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近期生豬供應出現緊張,豬肉價格明顯上漲。豬肉是多數居民主要肉類食品,保障供應、穩定價格事關民生、事關大局。
“民以食為天”,為確保百姓碗里不缺肉、困難群眾生活有保障,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積極圍繞豬肉保供穩價全面開展工作。
近日,記者連續采訪了我省相關部門、養殖戶和業內專家,深入商超、集貿市場、大專院校進行了深入采訪。
物價不會大幅上漲
豬肉漲價,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疊加是主因,不會拉動我省整體物價大幅上漲
近期,國內生豬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持續上漲。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疊加。
去年年中,豬肉價格跌至周期低點,加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持續下滑,造成豬肉市場供給偏緊、價格上漲的現狀。
我省和全國各地一樣,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出現連續明顯上漲。
省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8月下旬,我省鮮豬肉價格為20.72元/斤,比中旬上漲14.79%,比去年同期上漲47.47%。與周邊省份相比,高于內蒙古,低于河北、河南、陜西及全國均價。
省農業農村廳數據也顯示,今年一二季度,我省季末生豬累計出欄數量分別為221.8萬頭、361.2萬頭,同比分別減少8.2%、7.9%;能繁母豬期末存欄數量同比分別減少24.8%、20.9%。
豬肉漲價,會拉動整體物價大幅上漲嗎?
豬肉價格上漲雖然會對替代肉類價格有拉動作用,但也同樣會推動肉禽等替代品生產增加,隨著供應量上升,預計價格也將回落。
9月10日的山西價格監測快報顯示,9月上旬,我省肉蛋價格繼續上漲;蔬菜中黃瓜、西紅柿、土豆價格下降,其余品種價格基本穩定;梨、蘋果等水果價格下降。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副研究員陳國偉認為,我省物價不具備全面大幅上漲的基礎。影響上半年物價總水平的主要是結構性因素,隨著蔬菜、水果價格回落,夏秋糧豐收,我省物價總水平將繼續呈現平穩運行態勢。
百姓碗里不缺肉
我省豬肉及替代肉類產品豐富,牛、羊、雞、魚等價格波動較小,百姓可選擇性強
“前腿肉多少錢一斤?”“這是咱山西榆次的豬肉,17.5元。”“就這塊肉吧,打成肉餡。”“1斤6兩,收您28元。”
9月10日,太原市五龍口萬吉海鮮副食品市場內,老太原梁拉娣大媽正在“盧其生肉”豬肉攤位前買豬肉。
梁大媽說,生活條件好了,肉食需求更多元化,并不會全依賴豬肉。“這不,我還買了兩斤牛肉,64元,這可比豬肉貴多了。我還要買些雞肉,這樣飲食結構更合理。”
肉類食品與老百姓的“菜籃子”息息相關,肉類供應能否滿足需求,老百姓碗里的肉有保障嗎?
今年,我省生豬出欄量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近140萬頭,同比降幅明顯收窄。二季度末,忻州、朔州生豬出欄量分別同比增長6.0%、11%。
這表明,我省的生豬養殖結構得到優化,生豬出欄量逐漸回升。同時,我省生豬及其產品也繼續保持凈調出。1月至8月,全省生豬凈調出48.4萬頭,豬產品凈調入1.8萬噸。折合豬頭數凈調出29.32萬頭。
省發展改革委四級調研員趙偉表示,我省凍豬肉儲備任務已完成,有能力保障重要節假日和消費高峰期的居民豬肉消費需求。
豬肉價格上漲,居民消費更理性。很多愛吃肉的居民轉向選擇牛、羊及禽類產品。那么,我省替代肉類產品貨源如何?
上半年,全省羊、牛、禽肉類生產量14.7萬噸,一季度與去年同比下降13%,上半年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20%。
數據說明,我省豬肉價格上漲后,全省羊、牛、禽肉類生產量逐漸攀升,特別是從二季度開始,增長迅速。
“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豬肉消費下降等因素,我省肉類供應是有保障的,老百姓不會缺肉吃。”省農業農村廳山西畜牧獸醫局局長謝卓肯定地說。
困難群體生活有保障
價格臨時補貼及時發放到位,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食品價格上漲,絕不能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受到影響。價格臨時補貼的及時發放到位,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和關愛。
“發放給困難群眾的價格臨時補貼,已經在一周內打入困難群眾的農行存折里。”9月9日,萬柏林區社會救助管理中心主任曹麗麗對記者說。
目前,該中心已分別按每人每月20元、30元的標準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9.22萬元,8261戶次、11556人次受到實惠。
住在廉租房的萬柏林區城市低保戶王艷激動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我家4口人每月領到的補貼相當于全家1/5多的生活費,可以多買點肉蛋奶給孩子增加營養了。
為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我省及時啟動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對優撫對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大中專學校困難學生等八類群體發放了價格臨時補貼。
和其他省份不同,我省將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的困難學生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以及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的食堂納入補貼發放范圍。
我省對大中專學校學生,按照在校學生每生每月10元標準,直補到學校學生食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生每月30元標準補貼到個人;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寄宿學生按每生每月20元標準補貼到個人。
省教育廳財務處副處長趙聰明表示,目前,我省已按標準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169.53萬元。其中,學生補貼2239.53萬元,食堂補貼2930.00萬元。
9月6日,中北大學已將價格臨時補貼全部落實發放。補貼經濟困難學生的100.83萬元,直接打入受助學生的餐卡或銀行卡;補貼食堂的134.45萬元直接補到學生食堂。
在中北大學能容納萬名學生就餐的文韜餐廳里,學生們表示,食堂沒有一個飯菜漲價。來自呂梁的大三貧困學生王文琦高興地說,每月有30元的補貼,可以多吃幾個肉菜了。
9月9日,該校后勤管理處處長楊正民對記者說:“豬肉等產品價格上漲后,食堂的采購量絲毫沒減,采購成本每月多支出近70萬元。每月30多萬元的補貼大大緩解了食堂的經營壓力,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目前,全省已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3億元,惠及300萬困難群眾和學生。
豬肉生產供應后勁足
政策組合拳集中發力見效,相關部門積極行動,養殖戶養殖意愿增強,豬肉生產穩定增長
“今年公司擴大生產,新建了6個種豬廠,能繁母豬新增3萬頭,總數已達11萬頭。今年6、7、8月公司共出欄生豬30萬頭,預計今年將比去年多出欄50萬頭。”山西大象農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文革信心十足地說。
養殖戶信心十足的背后是政府的重視、政策的支持、對市場的理性認識,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盼。
年初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豬生產,一系列極具針對性,兼顧長遠、利于當前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
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豬場(戶)等適當補助,強化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服務,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完善種豬場、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政策,加大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力度,提高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調整生豬養殖用地規定……
我省全面認真落實,相關部門積極行動,支持生豬養殖戶盡快恢復擴大生產。政策措施密集實施,提振了養殖信心;精準施策全力扶持,增強了養殖動力。
現在正是擴大產能、升級改造的好時機。目前養豬有雙重利好,政策好、利潤高。這已經成為我省眾多生豬養殖戶的共識。
事實亦如此。大象農牧7月份生豬生產實現盈利7000多萬元,8月份實現盈利1.5億元。6、7、8月售出3300萬只雞,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劉文革說,這是市場對企業始終堅持補欄的豐厚回饋。
政策組合拳集中發力,正逐漸見效。
今年大象農牧計劃出欄生豬120萬頭,廣東溫氏計劃養殖生豬33萬頭,牧原食品計劃養殖生豬130萬頭。
省外的天邦集團、正邦集團、雙匯集團投資意愿活躍,正和我省洽談生豬養殖投資合作。
我省生豬養殖產業發展后勁充足。
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全力做好生豬保供穩價工作,將繼續增強豬肉儲備調節能力,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加強生豬市場價格監測,實行“日監測、日報告”,對苗頭性風險性進行預警等工作。
省農業農村廳的技術指導組早已深入長治、晉城、晉中、臨汾、運城等地,指導養殖戶穩定和恢復生豬生產。剛剛啟動的“大服務”活動,更有針對性地服務全省生豬生產戶。
省市場監管局繼續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和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
在政策幫扶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相信我省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