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將如何建設5G網絡?如何發展5G產業?5G將怎樣與我省實體經濟實現深度融合……9月25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政策吹風會,就近日省政府第4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山西省關于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和《山西省加快5G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向社會各界介紹有關情況。
到2022年底,全省主要城區實現5G網絡連續覆蓋
我省5G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底,11市中心城區5G網絡基本實現連續覆蓋和商用,全省5G基站累計達1.5萬座,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5個,5G在垂直行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初步顯現。
到2022年底,全省主要城區實現5G網絡連續覆蓋,全省5G基站累計達5萬座,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30個,5G與垂直行業應用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基本成熟,垂直行業新動能接續涌現,5G對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明顯增強,對壯大全省數字經濟的貢獻成為新亮點。
在建設中,將按照從省會熱點區域、11市熱點區域到主城區,再到縣城重點區域的次序穩步推進,加快綜改示范區、山西農谷、五臺山、平遙古城等重點區域,以及全省交通干線與重要交通樞紐場所、熱點區域的5G網絡建設,構建連續覆蓋的5G網絡。
“5G+”垂直行業融合創新,最高可獲500萬元資助
5G發展的關鍵在于與各行業、各領域的融合應用。《實施意見》提出在11個重點領域開展5G應用試點示范引導,這11個領域分別是“5G+”智能礦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智慧景區、智慧農業、超高清視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交通、智慧政務和智慧城市。
例如,在5G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方面,5G+智能礦井將實現智能化+遠程操控,推動“無人值守”“遠程控制”等技術的應用;5G+智能制造通過技術升級、模式創新等手段,將引導有色金屬、鋼鐵、汽車及零部件等我省優勢特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5G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方面:5G+智慧景區將通過5G+ VR、AR、AI等應用,讓游客感受山西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5G+智慧醫療,將發展遠程監護、遠程醫療、遠程機器人手術;而5G+智慧政務,將通過5G終端開展高精度信息采集,實現“不見面”審批。
這11個領域的示范引導,以及各方的緊密合作,希望能培育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應用標桿。5G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將大力支持“5G+”垂直行業融合創新,給予企業實現完成投資額的30%、不超過500萬元的資助。我省還將支持舉辦5G創新應用大賽,評選出經濟效益高、社會影響大、產業帶動強的5G創新應用作為重點示范應用。
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打造5G發展最優政策環境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介紹,為打造5G發展最優政策環境,我省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保護,促進5G網絡建設發展:各市要抓緊編制5G建設規劃,并將信息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納入城市控制性詳規;免費向5G建設開放公共場所設施和政府投資為主的各類建設項目;加強5G電力保障;加強5G用地保障,加強5G網絡基礎設施保護,各地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盜竊、破壞網絡基礎設施的犯罪活動。
其次,要加快5G產業培育,促進我省5G產業發展壯大。首先要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建設5G聯合創新應用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還要支持5G創業載體發展,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孵化器;要積極開展5G產業鏈項目招商引資,支持5G產業鏈企業技術改造。
第三,要支持5G創新應用,打造5G創新應用示范區,要開展“5G+”垂直行業融合創新,將“5G+應用”納入技術改造資金支持范疇;還要開展政府重大工程5G應用示范,支持5G重大創新產品的應用;組織5G創新應用大賽。
最后,要持續優化5G發展環境,帶動我省5G產業重點突破。一是提高基站建設審批效率;二是制定5G技術標準及規范;三是支持社會資本參與5G基站及配套設施的合作共建;四是加強制度創新,力爭特色行業應用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