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10月10日至13日出現的重污染天氣,我省采取“1+30”聯防聯控措施,并取得明顯成效。此次污染防控體現出污染過程影響范圍縮小、污染峰值有所降低、污染持續時間縮短的特點。
10月10日至13日,受靜穩天氣和偏南氣流影響,我省中東部(太原、陽泉、晉中、忻州、呂梁)擴散條件較差。據省生態環境廳和省氣象局之前的分析研判,我省中東部會出現一次中度及以上污染過程,太原市部分時段可能達重度污染。為妥善應對此次污染,省生態環境廳及時安排部署,妥善應對;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辦公室迅速向5市下達重污染天氣調度令,太原及周邊“1+30”區域實施聯防聯控,省市密切配合,迅速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加大管控力度,督促相關企業嚴格落實限產、停產等措施要求,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
據悉,“1+30”中的“1”即太原市,“30”即太原周邊區域的30個縣(市、區)。在相關區域范圍內,我省通過建立健全區域空氣質量監測預測預報體系,做好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和分析研判,統一區域預警分級標準和應急聯動要求,此次區域聯防聯控成效明顯,主要體現為:污染過程影響范圍縮小,10日僅太原市和陽泉市達到輕度污染水平,11日僅陽泉市達到輕度污染水平,晉中、忻州、呂梁10日至12日未出現1個污染天;污染峰值有所降低,污染峰值最高的太原市,中度污染水平僅累計持續了11個小時;污染持續時間縮短,預計持續3天左右的區域污染過程,太原市僅10日出現了1天,11日盡管不利大氣擴散條件沒有改觀,而且濕度非常大,能見度不高,老百姓感官不好,但經有效的區域聯防聯控,污染指標PM2.5并沒有形成積累,空氣質量全天達到良的水平。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預報預警工作,繼續加大聯防聯控力度,落實各項管控措施,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