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西工業轉型升級成果展在太原舉行,6天里,來自省內外各行各業的2萬多名參觀者在此感受我省工業領域巨大變化。我省電子信息、大數據、裝備制造、新材料、消費品、綠色能源、綠色制造、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等9大領域,共234家企業395個門類的896件產品在此一一展示。其中,92%以上都是近3年來涌現出的創新產品。
“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全省工業領域科技創新帶來的新變化和工業結構反轉的鏗鏘步伐。”10月19日,山西建投安裝集團宋文帥和同伴們一起觀展之后感受頗深。“我們正在為大學城的一個項目做BIM深化設計,這次和展會上幾家創新型企業交流之后,特別受啟發,準備將BIM和信息化技術、融媒體建設結合起來,在‘智慧工地+’方面闖出些名堂來。”一項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展示了近年來山西推動“工業內部結構反轉”的光輝歷程,匯聚起推動新時代山西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綠色能源產業不斷壯大,未來實現“由大變優”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綠色能源展廳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及綠色能源發展兩方面,展示了山西“不當煤老大、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的生動實踐和不懈探索。
180萬噸煤制油示范項目順利投產;循環流化床鍋爐關鍵技術項目實現爐內超低排放;自主研發的鈷基費托合成技術實現產業化,水煤漿氣化合成熱回收等關鍵技術領先全國。全省煤層氣地面抽采量占到全國90%以上,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2000萬千瓦。山西能源產業的“含新量”“含綠量”得到不斷提升。
8000多輛新能源電動出租車成為太原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鐵塔山西分公司則破解了電動車電池的“長壽密碼”,將“退役”電動車電池用于通信基站,實現電池梯次利用,使新能源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延伸。
“‘退役’的電動車電池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容量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痹摴炯夹g支撐中心總監武曉華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中國鐵塔山西分公司在全省完成新建或改造站點超過8000個,共計使用梯次電池1.7萬組。2019年該公司入選工信部第四批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山西由此在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上實現了零的突破。在陽煤化機展臺前,觀眾紛紛和“晉華爐”模型合影。陽煤化機技術負責人仙運昌介紹,解決了全國“三高煤”氣化難題的“晉華爐”3.0開車至今已簽約31臺,給浙江一家客戶的爐子正在制作中,“晉華爐”4.0研發已在路上。
先進制造業引領工業增長,未來實現“由弱變強”
近年來,我省聚焦制造業轉型發展,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推動形成多點產業支撐、多元優勢互補、多極市場承載、內在競爭充分的產業體系,全力推動全省工業結構性反轉。
太重自主化350km標準動車組輪軸批量進入市場,太鋼成為世界上唯一可批量生產寬幅軟態不銹鋼精密箔材的企業,中車大同公司制造的“復興號”動力車成功下線,華翔集團實現了國產鑄件在商用冰箱壓縮機行業零的突破。制造業領域精彩不斷,好戲連臺。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非煤工業、制造業持續引領工業增長。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5.8%,非煤工業增加值增長6.4%,其中,制造業增長6.3%,向著高端、智能、綠色方向邁進,工業結構反轉邁出堅實步伐。
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布局持續優化,形成軌道交通裝備、煤機裝備、新能源汽車制造等一批規模較大、產業鏈完整、技術先進的產業集群。侯馬經濟開發區入選國家級綠色示范園區,太鋼不銹鋼等11戶企業成為國家綠色示范工廠,天脊硝酸磷肥等6個產品被評為國家綠色設計產品,全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由2012年的52%提升到2018年的68.54%。
煤矸石、粉煤灰等工業固廢經技術處理不僅可以變為保溫板、滲水磚等建筑材料、用于路基建設等,甚至可以變為堅韌耐撕的環保紙和潔白如玉的高端日用陶瓷。太原科技大學青年教師趙淑燕與5歲的兒子觀展后,深有感觸地說:“許多過去只存在于設想中的產品和技術如今已經變成了現實。讓人在感慨山西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又產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她用手機記錄下一項項新成果以及新展望。“我要把這些感觸分享給我的朋友和學生,我輩還當更加努力,也希望我們的后輩更加有力量,共同為山西的嶄新未來貢獻力量?!?/p>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未來實現“由小到大”
位于大數據展廳入口處的自動駕駛微型巴士引發人們對未來的無限向往。智能環保大數據中心、智能安防、眼底智慧醫療診斷等大數據應用成果,助推綠色山西、平安山西、健康山西建設。
精英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宇向記者展示了“煤礦大腦”的神奇之處。該系統由精英數智、華為和煤科院共同打造,利用人工智能視頻識別和分析技術,動態感知煤礦企業的重點場所、關鍵部位、特殊崗位的安全隱患。他輕移鼠標,大屏幕上場景變換,由掘進工作面變為持續運轉的皮帶,當皮帶上出現異物、空轉或跑偏時,“煤礦大腦”會迅速形成警示信息,并提醒管理人員進行糾正。通過不斷升級完善,“煤礦大腦”現已可對20余個不同場景進行監測,守護煤礦安全。王宇自豪地說:“山西省有兩家企業入圍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精英數智就是其中之一?!?/p>
2018年,我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3600億元,增速全國排名第9位,初步形成五大產業集群。新近出臺的《山西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山西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再加碼,“網、智、數、器、芯”全面發力,到2022年,要使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到2025年達到8000億元。
10月18日,全省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到2030年實現“三步躍遷”戰略目標,確定了“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和主要任務:以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引領,實現綠色能源產業“由大變優”;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為重點,實現先進制造業“由弱變強”;以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導向,推動數字產業集群“由小到大”。新起點上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承擔著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雙重歷史使命,三晉兒女奮勇前行,書寫新時代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山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