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道近日,中國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外媒注意到,內容涉及從公民教育,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子女到垃圾分類以及規范開展升國旗等方面。
據英國《衛報》網站10月29日報道,《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呼吁中國公民誠實守信,廣泛開展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就餐、文明觀賽等活動,在海外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
報道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這份實施綱要重點關注弘揚愛國主義,呼吁要制定國家禮儀規程,完善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規范開展升國旗、奏唱國歌、入黨入團入隊等儀式,強化儀式感、參與感、現代感,增強人們對黨和國家、對組織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還呼吁公民深入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
紐約福德姆法學院法學教授、中國問題學者卡爾·明茲納說:“實施綱要的總體目標是明確‘好’行為,而這包括你可能會希望你的子女內化的倫理教育。”
實施綱要稱:“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場經濟規則、政策法規、社會治理還不夠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蝕和網絡有害信息影響,道德領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報道指出,在實施綱要中,最重要的是,公民道德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專家們說,這份文件是宣傳工作將得到加強的一個跡象,重點是中國傳統,并關注道德和文化。
另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0月30日報道,中國領導人希望提高其公民的“道德素質”,并且為此發布了帶有具體說明的文件。中國政府通過這份文件向人們解釋什么才是教育、消費等行為的正確做法。
報道稱,日前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向公民指示如何教育子女、慶祝傳統節日以及在境外樹立良好形象。
報道稱,這些建議通常是針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