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9月底,省屬國企累計完成增加值1946.9億元,同比增長3.9%。”11月5日,記者在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啟動以來,我省國資委和省屬國企堅持以改革促轉型,企業經濟指標總體呈現出“三增一降”的良好態勢,即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實現利潤持續增長,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
企業改革大步向前
“我省堅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省屬企業子企業混改率達到70.9%。”據了解,建投集團與中國中鐵在太原論壇期間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擬出讓51%的控股權,引資額將達到70億元左右。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將在今年底完成,大地國際5月17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此外,我省還建立以質量效益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結合功能定位和分類,對省屬國企開展差異性、精準化“一企一策”經營業績考核。針對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業,分類構建長效激勵約束機制;目前股權激勵試點已經在山西汾酒集團落地。在2家省屬國企集團層面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省屬企業及各級子公司累計市場化選聘高級管理人員453人。
能源革命深度推進
我省根據轉型發展總要求,制定了三年國有企業的奮斗目標,規劃到2020年,省屬國企煤炭產業增加值占比降低到50%以下,實現煤與非煤產業的歷史性“結構反轉”。到2019年9月底,該占比已經從61.2%降低到56%。
在能源革命領域,我省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積極布局煤基高端精細化學品項目,推動現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差異化、集約化、循環化和環境友好型邁進。推動煤電聯營,省屬電力企業加快建設大容量、高參數火電機組,并以股權合作方式,實現了晉電蘇送。同時,我省積極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電力裝機超過70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發電占比超過10%。
我省以煤層氣勘查開采管理體制改革為牽引,組建山西燃氣集團公司。今年前9個月,煤層氣抽采量達到22.44億立方米,利用量15.52億立方米。
科技創新構建體系
“省屬企業加快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創新一體化管理體系。”據介紹,太鋼形成了以研發創新體系為主體,以工程集成體系和控制與改進體系為兩翼,以專家、行業、客戶和高校、科研院所為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潞安順應新型高端煤化工產業發展要求,構建了“一中心、十平臺、五基地”的開放創新體系。
我省持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相繼取得一批創新成果。太鋼相繼研發生產出“筆尖鋼”、“手撕鋼”,新開發出高強度特殊防彈用鋼;潞安集團致力推進“雙替代”,產出了全球“第一桶”煤基合成III+基礎油,徹底扭轉了國內Ⅲ類高端基礎油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明顯成效指標良好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持續努力,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經濟指標總體呈現出“三增一降”的良好態勢,即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實現利潤持續增長,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
截至2019年9月底,省屬國企累計完成增加值1946.9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完成856.7億元,占比44%,比去年同期的38.6%提高5.4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6%,累計實現利潤254.6億元,同比增長23.3%。企業資產負債率74.9%,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營業收入利潤率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0.41、0.34和0.28個百分點,持續保持規模效益雙快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