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軍營街辦整治樓宇小廣告。上圖為整治前的情況,下圖為整治后的現狀。牛晨陽攝
違法小廣告泛濫是一種“城市病”,治理起來很不容易,今天鏟除明天回潮,被稱為城市“牛皮癬”。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以來,我市制定整治違法小廣告方案,多部門、分層次、全方位聯合整治,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清理違法小廣告,取得了顯著效果。
協調行動合力阻擊
采訪中,記者在千峰北路遇到了身穿藍馬褂的“萬管家”李培蓮。“萬管家”即“萬柏林管家管萬家事”,這是一支由退休職工和熱心居民組成的監督隊伍,負責監督各單位“門前三包”落實情況。他們和街路長、小巷管家一起,每日上街巡查,每周開展一次檢查打分,每月總結考核。
李培蓮是萬柏林區興華街辦千峰北社區的一名“萬管家”,她的職責范圍是在千峰北路路西沿線,從彭西一巷到彭西四巷。李培蓮介紹,她每天的巡查至少要進行三趟,職責就是負責督查各單位門前三包落實情況,其中就包括發現和清理小廣告。
此外,一旦發生更多的關于小廣告等衛生問題時,“萬管家”還會及時向社區匯報,協調行動,迅速清除。
千峰北社區主任馮曉霞介紹,以她們社區為例,除“萬管家”外,她們的18個網格還有7位網格長,以及街辦執法人員,都會對小廣告進行管理和清除。
記者發現,經過長期堅持,千峰北社區內小廣告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無論是街面馬路還是小區院落,基本沒有小廣告的蹤影。
老軍營小區,之前是一個被小廣告嚴重“污染”的小區。創城活動開始以后,街辦、社區、居民齊發力,人們首先合力清除了“盤踞”在各處的小廣告,樓外墻外被粉刷一新。后續工作中,從普通居民到一樓之長再到社區干部,大家形成合力,全力阻擊小廣告,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著力防控堵疏結合
記者在學府東社區轄區太榆路迎賓苑小區看到,由于每棟樓入樓處安裝有防盜門,樓道的墻壁都比較干凈。
小區居民趙女士介紹,之前小區樓道內幾乎成了小廣告的天下,墻面上密密麻麻,主要原因是小區大門管理不嚴,單元小門常年不關,導致粘貼小廣告的人有機可乘。創城活動以來,小區大門加強了管理,各單元的小門全部關閉,并設置密碼,外人輕易無法進入,小廣告逐漸變少。
記者在這個小區注意到,防止違法小廣告,并不是一刀切模式。在小區大門口,專門有一處廣告粘貼處,這里是各種廣告張貼的正規場所。有序粘貼,定期清理。
與迎賓苑一墻之隔的金怡家園,由于小區大門24小時有保安管理,一般人進入小區都必須登記。所以,該小區出現小廣告的幾率更低,無論是小區環境,還是樓道內環境,均非常干凈整潔。
一份源自2018年的摸底調查顯示,當年全市500多條街巷、400多個樓院發現有100多萬條小廣告,這其中有部分是家政、維修服務信息,但也有制假證等違法小廣告。根據不同的所屬類別,市環衛中心已將所有普查的情況登記在冊,違法小廣告全部拍照,留存證據。
整治過程中,重點從源頭消除小廣告亂象。通信運營部門依規向相關號碼發送告知短信,告知其停止張貼小廣告,不整改將被停機。市場監管部門依照《廣告法》等,對未經審核、內容違法的廣告信息單位、個人,列入信用信息記錄。公安機關則將打擊違法小廣告納入掃黑除惡的專項斗爭中,積極收集證據,主動出擊,重點打擊涉及辦假證、開假發票、私刻公章、違法放貸等內容的違法小廣告。文化部門加強了對全市各類印刷企業、廣告公司的規范管理。稅務部門加大了對虛假發票的查處力度等。堵疏結合。在整治小廣告亂象的同時,針對家政服務、維修服務等事關群眾日常生活的有用信息,環衛部門與各縣(市、區)制定了相應的辦法,在小區顯著位置設置廣告欄,便于服務信息的張貼等。
久久為功防止反彈
早在創城活動開始之前,我市已經不斷加大對小廣告的清理整治力度,六城區環衛部門都有專業清理隊伍,主要清理主次干道、重要街區等區域的小廣告。其中,迎澤區、杏花嶺區甚至將卷閘門上的小廣告也納入清理范圍。晉源區、萬柏林區、小店區每天都有專人巡查主要道路,發現一處,清理一處。11月12日,記者從市城鄉管理局環衛中心法規處了解到,創城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已處理違法小廣告879648處,有效凈化了城市面貌,尤其是集中整治了背街小巷和居民樓院,特別是無人管理的老舊樓院內。
盡管取得顯著成效,但各級管理人員均清醒地認識到,鏟除城市“牛皮癬”,整治城市“皮膚病”的工作仍需堅持,因為小廣告粘貼隨意、清理困難的特性,很容易形成反彈,所以在此項工作中,大家表示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確保我們的城市更加整潔,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