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報道
太原新聞網訊 12月11日,記者從太原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太原市降塵量的降幅已連續兩個月位列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之首,并連續7個月退出“2+26”城市倒數第一。

根據生態環境部定期公布的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降塵監測結果:太原9月降塵量均值為5.3噸/平方千米·月,同比減少73%,在“2+26”城市中降幅最高;10月降塵量均值3.7噸/平方千米·月,降塵量創歷史新低,同比減少75.3%,降幅排名同樣最高。

2019年初,中國生態環境部通報1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降塵監測結果。太原降塵量最大,達到17.9噸/平方公里·月。太原由此被網友戲稱為“最土城市”。
“從發布結果看,太原市降塵量居高不下,在‘2+26’城市中排名靠后?!碧猩鷳B環境局區域處處長宋力說,輿論高度關注之下,太原把降塵污染防治工作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中之重。

2019年2月底開始,太原正式啟動降塵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涉及工地揚塵整治、裸露地面整治、城鄉結合部及渣土場道路整治、渣土消納場整治、建筑垃圾渣土清運等七個方面,列明具體任務和時限要求。截止目前,共完成裸露地面整治651塊937.3萬平米,381項558.4公里縣鄉道路、城鄉結合部道路全面整治,清運清理渣土垃圾達870.9萬噸。
為激發各縣(市、區)政府治理環境的積極性,通過獎懲傳導壓力,太原市制定出臺《太原市2019年度降塵考核試行辦法》,逐月獎補綜合得分前兩名,扣罰后三名,倒逼各項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到位。

6月中旬開始,太原啟動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強化監督工作,成立由生態環境、城管、公安食藥環偵工作人員組成的7個執法小組,主要針對建筑、拆遷、綠化等施工工地揚塵管控情況,運輸及道路揚塵污染,露天堆放面源污染等,直奔現場,直接查處,直接曝光。
目前,太原已委托南開大學對本市開展降塵量監測及成因分析。同時,對重點區域進行了加密降塵缸布設,全面監測分析市區降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