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會上一些機構及人員冒用證券經營機構名義,冒充證券經營機構從業人員開展“電話薦股”“微信薦股”等非法證券活動,嚴重擾亂轄區金融秩序,損害證券經營機構形象,危害投資者利益。為維護行業秩序、機構形象和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12月11日,山西省證券業協會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投資者謹防“假券商”等非法證券活動,同時提示轄區各證券經營機構主動做好各項防范應對工作。
山西省證券業協會提醒各證券機構應在公司官網發布“警惕冒用公司名義進行非法證券活動的公告”,明確告知公司正規客服電話號碼,提醒客戶做到不主動添加來源不明的微信和QQ,做好個人信息、賬戶信息等方面的保護工作,保持對“假證券機構”開展電話營銷等非法活動的警惕性,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應在經營場所放置并向投資者發放關于識別非法證券活動等資料。為投資者就非法證券活動的表現形式及相關證券業務、法律法規開展宣講,提高投資者對證券市場、證券基本業務的了解程度。
對于“假券商”行為,山西省證券業協會提示廣大投資者要主動學習,提高多方面判斷識別能力。一看資質:證券行業是特許經營行業,只有經過中國證監會批準,取得相應業務資格才可以開展相關業務。未取得相應業務資格而開展證券業務的機構即為非法機構。二看營銷:開展證券業務活動要遵守證券行業法律法規,不同業務對投資者的適當性要求不同,合法機構進行業務推介時會謹慎用語,不做夸大宣傳、虛假宣傳,而是充分揭示業務風險。三看電話、網址: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包括網站及客服電話等基本信息投資者均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查詢。接到陌生電話請自行登錄官網查詢核實,不隨意點擊對方發送的陌生鏈接,以免誤入陷阱,蒙受損失。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首頁信息公示欄設有非法仿冒機構黑名單一欄,如若發現非法偽冒機構網站、含有非法內容的網頁、博客等,請向中國證券業協會及時反應,發現違法線索可以向監管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山西省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將在持續開展機構培訓、投資者服務等工作的同時持續關注“假券商”現象并向有關部門反映,同證券機構、從業人員及廣大投資者共同努力,打擊非法證券活動,持續凈化轄區金融行業生態環境,維護證券機構和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 (記者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