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記者從太原市城管局獲悉,到2020年,太原市將建成10個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同時現有的101座垃圾中轉站都將配備儲存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收集箱。
經過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近半年的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已在太原市全面推行開,目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730多個小區中,已有十余個小區成為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的首批示范小區,各城區正在以示范小區為標準,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覆蓋范圍。
日前太原市城管局最新下發的《太原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下一步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將以街道(鄉鎮)為單元,整體推進。經過初步摸底,太原市迎澤區將在示范小區的基礎上,率先在所有街道(鄉鎮)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春節前,包含迎澤區在內,太原市首批共計26個街道(鄉鎮)和4個開發區將全面施行垃圾分類。硬件設施的具體標準是:居民區分類設施全部配備,每300戶至500戶居民配一名督導員,并設置一個分類投放點,每500戶至3000戶配備2—3輛分類收集車。到2020年年底,太原市建成區的居民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或公共場所等要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村地區垃圾分類覆蓋率要達到40%。
同時,太原市將加快各類垃圾處理以及中轉設施的建設力度,2020年年底前,建立標志清晰,規范、運輸能力與清運量匹配的分類運輸體系。其中,南堰、丈子頭兩座大型垃圾轉運站要完成升級改造,具備分類轉運條件。太原市現有101座垃圾中轉站,同步配備儲存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收集箱,便于進一步分類轉運。
此外,太原市將構建分散式和集中式兩種方式的餐廚垃圾處理體系,明年8月底前建成600噸家庭餐廚垃圾的處理設施,專門用于處理居民家中收集來的餐廚垃圾。同時完成現有餐廚垃圾處理廠的擴容升級,明年6月底前日處理能力增至500噸,專門用于處理酒店、飯店、食堂等集中收集的餐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