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大學畢業后進入我省一家電子公司從事網絡銷售,卻從未想過有一天公司會突然“消失”。包括小王在內的內勤、服務代表、店長、貨運司機、網絡維護等同事一夜之間失去工作,更糟糕的是公司還拖欠了他們11個月的工資共70余萬元。幸虧有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援助,小王等40人勝訴,并已申請了強制執行。
欠薪數月
小王于2014年被我省一家電子公司錄用。與他同時被錄用的,還有39人,分別在公司不同部門擔任網絡銷售、送貨、內勤、店長、司機、網絡維護等職。其中,多數員工都未與該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公司也沒有為他們繳納社會保險。
多年來,小王和同事們一直兢兢業業工作,但該公司從2018年3月以來,開始無故拖欠工資。到2019年1月,眼看春節在即,他們的工資卻已被拖欠了近一年,共計70余萬元。對此,大家都忐忑不安,便向勞動監察部門反映。 經監察大隊介入,該公司承認欠薪,并答應兌現,卻遲遲沒有結果,員工們再也無法繼續工作。同時得知,該公司已被吊銷營業執照。春節前得到這樣的消息,40人過了一個無比糾結的年。
艱難維權
經人介紹,大家向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陳國輝擔任他們的援助律師。
陳律師告訴大伙兒,按照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公司不支付勞動報酬是違法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并支付不簽訂勞動合同、拖欠工資的經濟補償與雙倍工資。
了解到該公司曾向勞動監察大隊出具過認可拖欠工資的證明,陳律師隨即前往取證,拿到了該公司欠薪的重要證據。 由于涉案當事人數較多,且分散在各個城區工作,又鑒于該公司已無法正常運營,所以申請仲裁的維權途徑無法繼續。援助律師便幫助大家向法院起訴,以此維權,但該公司在接受傳票后,卻無故缺席庭審。
獲得勝訴
庭審中,陳律師在舉證與辯論環節中,闡述了該公司應當支付拖欠工資、經濟補償與雙倍工資的事實與理由。
由于證據確鑿,最終法院判決,公司向小王等40人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雙倍工資合計70余萬元。接到勝訴的消息,大家特別高興,但該公司卻拒不支付。
在援助律師幫助下,目前,小王等人已經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援助律師提醒廣大勞動者,在權益受到損害時,一定要堅持維權的信心,國家正持續加大執行力度。同時,援助律師也奉勸損害勞動者權益的“老賴”,應依法履行法律義務,否則必定會受到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