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太原市呼吸道傳染病防治中醫藥專家組,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太原市地域、氣候等特點,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研究制定了《太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中醫藥預防指南》,提出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的中醫藥保健方法。
一、預防處方
組成:生黃芪10g、防風6g、生白術6g、蒼術6g、連翹12g、蘆根15g、焦檳榔10g、桔梗6g。
功效:益氣固表、清熱達邪。
用法:每日1劑,水煎200至300ml,分1至2次服用。連用3至5天。(注:兒童、老人請根據年齡、體重的情況酌情減量使用)
二、香囊方
組成:艾葉、蒼術、冰片、白芷、菖蒲、藿香、山奈等量。
功效:辟瘟除穢。
用法:粗粉裝香包中,佩戴胸前。(注:過敏體質和孕婦忌用)
三、居室外熏方:
組成:蒼術30g、白芷20g、艾葉15g、山奈15g、藿香15g。
功效:避穢解毒。
用法:炮制成艾灸粒,在房間或定區域內點燃煙熏,每50㎡用2-3粒,每日兩次。(注: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過敏體質者慎用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四、穴位按摩:
1、按摩大椎穴:位置:大椎穴在人的頸后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操作:我們用一個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按摩一兩百次;功效:緩解發熱,特別適合感冒后高熱不退的人群。
2、按摩風池穴:位置:風池穴位于頸后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后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操作:坐著,雙手抱攏頭部,用雙拇指揉捻穴位,以酸脹透遍全身為宜,操作2分鐘;功效:緩解頭痛,具有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
3、按摩迎香穴:位置:迎香穴位于人體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間;操作:用兩手的食指分別按住鼻翼兩側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脹感且向額面部放射為宜;功效:緩解鼻塞流涕,祛風寒,通鼻竅,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癥狀。
4、點揉足三里穴:位置: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凸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凸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操作: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只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里穴;功效:足三里是“強壯穴”,有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力。
五、艾灸:
艾灸神闕、關元、氣海、中脘、足三里等,可以溫陽散寒除濕,調理脾胃,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感冒。
六、中醫生活調攝
1、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風寒。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盡量遠離人群聚集且相對密閉的環境,如超市、商場、生鮮市場等。咳嗽和打噴嚏時請用紙巾或屈肘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2、起居有常,作息規律:作息規律,保證睡眠充足,居住環境要清潔衛生、勤開窗通風。
3、食飲有節,不吃野味:飲食要饑飽適度,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忌食生冷,少吃辛辣燥性食物。注意生食和熟食的存放分開、刀具分開。不食用野味。
4.不妄作勞,適度運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要勞逸適度,可根據身體情況選擇八段錦、太極拳、廣播體操等運動。
5、調暢情志,心態樂觀: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不要過于恐慌,也不要掉以輕心,保持樂觀向上,保持良好心態,提高身體免疫力。
6、做好防護,及時就診:在疫情流行期間,要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如有密切接觸史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要及時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