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每一份源自初心的向善力量都值得被記錄。疫情考驗下,人們看到了醫務工作者救助生命的責任心、各界人士回報社會的善心,也看到了蒙牛守護醫務人員、守護生命健康的初心。

從成立之初“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開始,蒙牛21年來持續在守護著國人健康。如今疫情當前,蒙牛更顯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通過9天內6次累計捐贈7.4億款物,用營養守護白衣天使,用要強精神與全國人民并肩抗擊疫情,進一步詮釋了蒙牛“守護人類和地球共同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愿景。

守護,為了更好的團圓
從1月22日開始,蒙牛9天內6次捐贈。蒙牛以守護者的姿態,讓整個產業鏈條環節全都在為這次抗擊疫情高效運作起來:從工廠到倉儲到物流,從集團總部到銷售大區再到經銷商,所有環節全天候運轉,保障抗“疫”前線營養供給。
蒙牛運輸隊更是成為這場疫情中的一道獨特風景,為寒日里工作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和逆行英雄們送去了一股暖流。隨著全國各地醫院和抗疫一線機構收到蒙牛捐贈的牛奶物資后,各種感謝信件、感謝微信、微博點贊如雪片般接踵而至,這些發自內心的感謝,是這個冬天里最溫暖人心的表白。

為了解決武漢物資轉運困難、疏通武漢及周邊地區物資捐助“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蒙牛攜手中華慈善總會在武漢合作建立了“中華慈善總會(蒙牛)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真正解決了捐贈落地的痛點、難點、賭點的問題,正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成為武漢地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希望。蒙牛不僅在醫院建設時期,率先將特侖蘇牛奶送到工地上,還第一時間參與到兩家醫院日常餐食供應的保障工作中,每天兩家醫院純牛奶日需量16000盒,酸牛奶日需量8000杯,全部都由蒙牛捐助供應。

守護,是責任更是初心
守護是責任,是大愛、是家國情懷,更是蒙牛立業的初心。“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21年來蒙牛一直致力于守護國人健康。在歷次大災大難面前,蒙牛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臨危不懼、大愛無疆,盡顯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牛奶物資捐贈支援中,為了保障捐贈物資供應和市場穩定,蒙牛工人們克服困難,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蒙牛捐贈產品配送人員調配各類車輛,不懼危險把物品送到全國醫院;前方工作人員及時解決問題,與慈善機構成立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讓物資更通暢到達更需要的地方。
這一幕幕,讓人想起了17年前的非典疫情期間,蒙牛同樣以最快時間把捐贈的款物及時送到內蒙古人民手中。在2003年赤峰地震災區,第一家出現的援助乳企身影是蒙牛。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每一次,蒙牛都保持快速響應,率先捐贈物資,并派出志愿者、救援隊第一時間抵達災區,全力救援。
2019年6月宜賓長寧地震,蒙牛出動救災車爭分奪秒趕赴災區,先后將兩批救災物資發放至災民手中。面對需要救助的災民,蒙牛“我們在困難面前臨危不懼”的言語,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守護,用營養傳遞力量
讓每一杯奶的溫暖傳遞下去,就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能量。疫情面前很多醫護人員在嚴峻的抗疫形勢下,感受到了蒙牛牛奶帶來的溫暖,體會到了守護的力量。
這份傳遞牛奶的溫暖,以品質營養中國人的感動,在蒙牛21年的發展中始終如一。從營養扶貧、環境保護,到鄉村幫扶、教育公益,通過切實有效的行動,匯愛前行,蒙牛把關愛的能量落到實處。
為1000多畝旱地解決灌溉問題、以2000多萬奶款輔助農牧民、30億元奶源基地建設扶持資金、覆蓋5萬人次的3000場技術培訓、覆蓋全國18個省區180所學校4.5萬余名學生的“營養普惠計劃”、每年528萬盒蒙牛牛奶助力少年兒童全營養健康成長……這些數字,代表了蒙牛21年來“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初心和“守護人類和地球共同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愿景。
在那些尋常的安寧日子里,蒙牛人扛起的是品質擔當,當災難襲來,“每天一斤奶”的溫情也能凝聚如鋼。因為蒙牛“天生要強”,方能共克時艱。這不僅僅是行業的責任,也代表中國乳企的處事原則——為共同守護人類家園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