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10日訊(通訊員李慶文) 2月10日,退役軍人、淼盾感知數字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利錦與煙臺市萊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簽約,將價值200萬元的疫情大數據應急指揮平臺捐贈萊山區政府,用大數據精準監測、溯源防控,為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和全面有序復產復工提供技術支撐。
“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與復工開學返程高峰期疊加,實時測量體溫、發現高溫患者及外來隱性患者的溯源是亟待解決問題。”董利錦介紹說,“我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我的團隊不能缺席。春節期間,帶領公司研發團隊放棄休息、晝夜攻關,就為指揮平臺能夠早一天上線,早一天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記者了解,淼盾感知數字有限公司運用“物聯網+”為技術手段研發的淼盾疫情大數據應急指揮平臺,通過防控措施標準化、程序化、精細化,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和防控工作,將為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和全面有序復產復工提供技術支撐。
復工第一天,該平臺上線,工作人員分別來到軫格莊收費站、高鐵南站、曹家莊社區進行現場安裝調試。曹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曹國洪看著電腦上的數據連連稱贊:“太棒了,減少了我們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數據匯總更準確完整,分類清晰,為決策提供直接準確信息。這樣一來,一線工作人員數量也可相對減少,被檢查人員的通行速度能大大提高。工作環境由惡劣的室外變為室內,增加了對他們的安全保護。這個系統方便了一線工作人員,也方便了群眾!”
“在居民小區、工業園區、企事業單位及學校門口,一線工作人員用筆紙登記來往人員信息,效率低、風險高。我們自主研發的疫情大數據人員監測系統,將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到訪者,只需掃描二維碼獲取程序,用云端OCR自動識別身份證和車牌號碼,按照要求填寫完畢后,系統會自動排號,語音提示叫號后,快速精準測溫。等他出來時,再次掃描二維碼,系統將自動記錄離開時間;二次進入時,將不需要再次錄入信息,直接測溫即可。對于單位的員工,可以提前把基本信息錄入,對應后,只進行測溫一個動作即可。”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道。
此外,該平臺的應用,讓一線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排查時,將傳統的一張紙、一支筆登記方式,變成通過掃描二維碼手機錄入匯總,大大避免了近距離接觸和交叉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