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2020年2月14日,距離山西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公開發布5種治療方劑僅僅8天;距離山西省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僅僅23天。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批復了山西省中醫院關于申報5種治療新冠肺炎醫療機構制劑的申請。這意味著,山西省所有的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都可以針對性的辨證使用適合山西病例特點、覆蓋全部治療階段的醫療機構制劑,這對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而山西也成為全國繼廣東、四川、陜西之后,第四個防治新冠肺炎中藥制劑獲批的省份。
山西省中醫院按照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緊急部署,通過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放的緊急快速通道,迅速組織全省相關領域最強專業團隊,整合全院所有優勢資源,夜以繼日、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5種制劑的備案申請準備工作,為全省新冠肺炎病例的中醫藥救治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2月17日,專家組就網友關心的問題接受了本網記者的采訪。
既然已經有專家組形成的治療處方,為什么還要把這些處方申報制劑后再使用?難道不是多此一舉么?
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保護并推廣的中醫藥特色代表,它自誕生之日起,就只有一個使命,那就是服務臨床。從臨床經驗中來,到臨床應用中去,它可以很好的避免傳統中藥處方因藥材質量、煎煮方法、貯存條件等差異而導致的藥效不穩定,最大限度的保證每一位患者使用的每一劑藥都有效、安全、穩定。因此,早一天把專家組形成的治療處方制作成中藥制劑,就能早一天讓全省新冠肺炎病例獲得最有效的中醫藥治療。
既然國家衛健委已經出臺了《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并不斷修正,為什么我們還要制定山西自己的中藥治療方劑呢?到底應該以哪一個為準?
中醫治病,最講辨證,也就是仔細區分不同個體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狀態下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把握的是否準確,會對治療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國家方案的制定,是通過對大量病例、尤其是武漢地區病例的觀察而總結形成的。具體到山西,就一定要根據山西的地域氣候特點、疾病發展特點,在國家方案的基礎上,二次辨證,重新凝練,才能形成真正適合山西新冠肺炎病例的治療方案,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新冠肺炎就是單純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為什么要一次性申報5種治療方劑?這樣做有意義嗎?
中醫藥的治療并不是直接殺死患者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的治療經驗也充分證實,患者體內病毒的消滅,還是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統,而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正是中醫藥的優勢與強項。中醫藥治療疾病,不僅僅著眼于疾病本身,關注的是患病的人的整體狀態,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因此,現在的5種中藥制劑,就是針對不同人群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不同情況加以區分,只有針對性強,才能取得最大效力。
5種中藥制劑,從確定處方到批準生產,只有短短8天時間,制劑的質量如何保證?是否能起到預期效果?
此次5種中藥制劑的研發工作,直接投入其中的中醫藥專家及業務團隊就有84人,其中有全國名中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西省名醫、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全省中藥制劑研發領域的旗手和領軍人,在中醫藥臨床經驗、科研水平、制劑生產等方面,都代表了山西省的最強實力,完全有底氣對5種中藥制劑的質量和療效做出承諾。而且,山西省中醫院成立了制劑質控小組,形成了完善的質控體系,整個制劑制備過程中,嚴選道地藥材,嚴把中藥飲片質量關,嚴把制劑質量關,確保實現全省各類病例使用中藥制劑的“六統一”,即統一飲片、統一配方、統一劑量、統一工藝、統一質量、統一配送,最大限度地減少中藥飲片質量對治療效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