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聞網訊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東關街道建設北路北社區轄區內的新建巷6號、8號院黨員群眾自發成立志愿護院隊,堅守“疫”線陣地,共同守護小區居民健康安全。

記者了解到,大東關街道建設北路北社區轄區內的新建巷6號、8號院是上世紀80年代的鐵路小區,兩個小院3棟樓,多少年來沒人管理,全靠居民自己張羅,去年有物業接管了小區。然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于物業公司人力有限,無法做到對該小區的有效管理。同時,社區管轄著18個院落,每天要進行摸排、報表、宣傳、消殺等許多工作,從早到晚守護管理兩個院落更是不現實。加上小區租房戶多、老年人也多,疫情期間怎樣對這兩個小院形成有效管理,成了擺在街道和社區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聽說這一情況后,院里的退休老黨員劉永壽和退伍軍人張斌主動站了出來:“只要社區需要,我們幾個愿意守護自己的小區。”說干就干,他們很快從家拿來了桌椅板凳、水壺和茶葉等,社區又提供了紙筆袖標、噴壺和消毒液,這樣新建巷6號、8號院的居民志愿者疫情防控護院隊就成立了。

起初志愿隊伍只有兩人,很多居民在自家窗口看著這兩人為了小區忙里忙外,很受感動。于是,好多居民也陸續加入了進來,漸漸地志愿隊伍越來越壯大。不少居民還將家里的消毒液自愿捐了出來,劉永壽每天義務為小區樓道進行消毒,小區防疫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值守兩天后,大家發現8號院鐵門是壞的,6號院更是沒有安裝門。幾個居民志愿者聚在一起一合計,決定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切割機、鐵皮、舊門、電鉆……大家從自家拿來了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幾個人干得熱火朝天,經過一下午的努力,兩個大門的修繕和安裝工作終于完成了。這樣,白天由專人值守,晚上大門一鎖,小區的安全防護終于有了保障。
劉永壽表示:“小區越來越多的黨員和群眾加入了我們的志愿護院隊中。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賈軍紅 曹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