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農歷正月二十四,萬柏林區南社社區一87歲老人因病去世。“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是當地的習俗,在這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如何給老人辦理喪事,可是個大問題。

“現在是防疫等關鍵時期,大規模的人群聚集非常危險,希望你們喪事簡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風險。”得知村內有老人去世,南社社區黨支部書記侯力紅,居委會主任白志勇及時趕到事主家,做家屬勸導工作,爭取理解配合。
“母親為我們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87歲,算是喜喪了,本想熱熱鬧鬧送她走……但大家平安健康才最重要。我們一家人商量決定,母親的喪事從簡,防疫要緊。”經過一番思想動員,老人的家人們同意只請幾個鄰居幫忙抬喪,謝絕親戚朋友前來吊唁。兩天后,老人下葬。
喪事從簡,只是南社社區防控疫情的一個縮影。南社社區是城中村改造后成立的社區,有居民民417戶,1625人,加之外來人口,有3000余戶,近萬余居民。“特殊時期,黨員干部更要做表率、做標桿、做先鋒,形成一支群眾認可的隊伍!”社區黨支部書記侯力紅說,疫情發生后,南社社區干部挺身而上,普通黨員主動請纓參戰,入黨積極分子火線考驗,物業公司、居民代表支援,一支60余人的先鋒隊迅速組建。大家分成3組,全面摸排社區4個居民小區人員情況。為克服流動人員較多、租房人員難統計的防控難點,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疫要求,社區采取封閉式管理,黨員干部紛紛行動起來。在得知有位居民從武漢返并,侯力紅、白志勇及時與這戶居民取得聯系,要求其在家自我隔離,并安排人員為其代購日常生活物資。經過14天的隔離,這位居民未出現感染情況。


為守好社區大門,疫情期間,南社社區治保會組織一支“90后”青年戰“疫”軍,在社區黨支部帶領下,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夜晚寒風凜冽,黨旗飄揚,彰顯青春本色。他們以戰斗姿態投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測體溫、做記錄、車輛消殺、24小時設卡檢測,織密道路防控網,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全力守護居民們的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