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刑事案件法律文書如何送達才能既保障被告人刑事訴訟權利,又保障人身健康?2月21日下午,萬柏林區法院成功通過電子方式向取保候審被告人遠程送達起訴書。據悉,這種送達新做法在全省法院系統尚屬首次。
刑事案件向取保候審的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等材料,通常采取通知到法院直接送達的方式,但在當前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這種傳統送達模式可能帶來疫情擴散風險。為兼顧疫情防控和依法開展刑事審判工作,萬柏林區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等相關規定,積極探索線上送達新模式。
該院近期辦理的一起危險駕駛案件中,被告人任某被取保候審,因處于疫情防控期間,法院遲遲無法向任某送達起訴書副本,致使審判程序停滯不前。經研究、測試,法院決定通過云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完成遠程送達。2月21日下午,法官、書記員登錄云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并輸入被告人任某的有關信息,任某通過預留在案的手機號收到的信息登錄手機客戶端進入視頻。法官首先讓任某持身份證、自報本人身份信息,再與案卷中的被告人照片、戶籍證明等進行比對,確認任某的身份無誤,再通過系統向其發送起訴書、相關權利義務告知書等材料。任某宣讀并確認收到上述材料后,法官在線詢問相關程序性問題并形成筆錄發起簽名。任某核對筆錄內容無誤,線上簽名提交。書記員確認簽名無誤后,導出文檔,并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順利完成這次法律文書送達。
據悉,萬柏林區法院新收刑事案件中,未羈押的被告人不在少數,且不乏身處重點疫區人員。下一步,該院將繼續推進和完善云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的遠程操作,通過“云審判”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