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打好防疫復工“組合拳”
2月25日,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大街(一期)建設工程,復工已經一周。施工現場,伴隨著疫情防控注意事項的廣播和此起彼伏的機械轟鳴聲,工人們戴著口罩緊張有序施工,挖掘機正在挖土方,壓路機忙著壓實路面,拉運土方的裝載機來回穿梭……公司運轉的“齒輪”,開始加速。
科技大街(一期)建設工程是陽泉開發區的一項重點工程項目。該工程計劃投資8700多萬元,建設長1.2千米、寬25米的道路。科技大街建成后,將對拓展開發區發展空間、推動東區工業園壯大、促進全區經濟轉型升級起到重要作用。
復工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經過體溫檢測、車輛和人員登記等程序,記者來到施工現場。“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返崗人員防護建議”“防御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要做8件事”等內容的條幅和漫畫格外醒目。幾名工作人員身著防護服,給辦公區、應急隔離區等消毒消殺。防護物資儲備室里,工作人員正在核查進購、發放防疫物資。“做了許多工作,但還要細之又細。”公司副經理楊人杰再三叮囑。
道路一側是電纜溝施工現場。按照施工需要,平時在工地的工人有近180人,疫情防控期間,公司按照人員最少化原則組織復工復產,目前只有近60名工人,且全部為本地人。楊人杰說:“管理人員全部到了項目一線,防疫巡查,都上手。”
防疫是重中之重。每天早班,企業組織專人給工人測量體溫、登記在冊。午飯由公司統一訂購,按班組實行分批次、分區域用餐。此外,公司還儲備了2000個口罩、100雙一次性手套、4箱消毒液、2把紅外測溫儀等,按目前每日消耗量計算,可滿足半個月內工地的消毒和個人的防護。
原料進不來,配套跟不上。企業復工的這些堵點,就是黨委和政府精準施策的“靶點”。陽泉市建立“一企一策”協調服務機制,政府派員駐廠,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具體問題。
【孝義市】經開區吹響重點項目建設“沖鋒號”
2月24日,孝義經濟開發區投資153.91億元的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此次集中開工的7個項目,涵蓋煤化工、新材料、固廢綜合利用等多個領域。
該市聚焦開發區主戰場,打響今年轉型項目攻堅第一戰。科學謀劃了概算總投資484.8億元的76個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18億元。其中產業轉型類30個,概算投資353.7億元;基礎設施類17個,概算投資26.4億元;社會民生類29個,概算投資104.7億元。特別是把開發區作為轉型項目主戰場,謀劃實施開發區產業轉型項目20個,概算投資338.8億元,占全市產業項目投資的95.8%;同時,儲備了概算投資909.57億元的12個轉型項目。
孝義經濟開發區項目集中開工,傳遞了戰勝疫情、逆勢前行的堅定信心。只有做好嚴密的疫情防控工作,企業的開復工才能順利進行。有關部門表示,將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堅決防止因工作疏漏引起的疫情蔓延。
【祁縣】17個新建項目集中開工
2月26日上午,祁縣17個新建項目集中開工暨復盛公醫藥產業園奠基儀式在祁縣經濟開發區舉行,項目總投資達28億元。
這些項目包括:創新動能更強、產業布局更優的今麥郎無菌生產線技改、雷麥電子非晶納米晶合金超薄帶材生產線等工業類項目;輻射帶動更大、發展基礎更牢的鄉村振興示范廊帶建設、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現代農業類項目;轉化收益更高、城市功能更全的二支退及丹楓西路至三支退雨污分流管線工程、經濟開發區道路及綠化工程等基礎設施類項目;讓群眾獲得感更多、群眾幸福感更強的中通物流園、祁縣中學教學樓宿舍樓、王維水墨詩國小鎮、尚巾智慧康養社區等社會民生類項目。這些項目將成為該縣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祁縣堅決貫徹省市項目建設要求,確立“決勝項目建設主戰場”目標任務,成立縣主要領導掛帥、分管縣領導包聯的重點項目推進領導組和專項工作機構,實行“1341制度”。縣領導和責任單位主動深入項目現場,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動項目落地落實,為重點項目快引進、快審批、快落地、快投產營造寬松、高效的政務環境。
本報記者白雪峰裴云鋒
本報通訊員張泉東劉鋒張世川郝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