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是目前影響人類健康的一大慢性疾病,2017年全球有4.25億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國就有1.14億,是全球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發生各種感染,2020年影響全球的新型冠狀肺炎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可達5.3%-20%,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為2.3%-15.0%,而新冠肺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高達7.3%。
糖尿病的分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病人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有口渴、多飲、多食、多尿和無明顯原因的體重下降。人們在發現自己近期突然出現以上表現時,應該到醫院做一些檢查,來排除是不是糖尿病惹的禍。也有些患者一直都沒有上述的臨床表現,而是在體檢或突發糖尿病急癥時才發現自己血糖升高,因此對于一級親屬有糖尿病、自身有高血壓或冠心病、高脂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人群,應盡早定期監測血糖,及時發現糖尿病并治療。
在發現有糖尿病危險因素或已經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基礎治療(飲食、運動)是控制好血糖的基石。得了糖尿病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而是在總熱量同等的條件下,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物質自由合理搭配,使糖尿病患者既能控制好血糖,又不會營養缺乏。對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在嚴格的飲食和運動控制下,實現每日總能量攝入較前減少500-750 kcal。目前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層出不窮,作用機制各有特點,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首選多次注射餐時和基礎胰島素,或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需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對本身最有益的降糖藥物。
糖尿病的管理遵從“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早達標”的四早原則,從先前的“降糖為主”的管理方式轉變為現在的“綜合管理”,綜合管理不只為降低血糖,還以降脂、降壓、控制體重和并發癥為理念,制定個體化的血糖、血脂、血壓控制目標。
人們在平時需要規律合理的生活方式,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在診斷為糖尿病后,需要在正確的飲食、運動和用藥指導下,控制好血糖,與糖尿病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