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小康的建成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也是我省轉型發展的關鍵年。4月27日下午,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舉行大會發言,政協委員們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在聚焦經濟增長、關注生態修復、加強疾控建設等方面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借助短視頻平臺發展網紅經濟
民革太原市委會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通過短視頻做大做強網紅經濟,提升太原城市知名度、美譽度,成為太原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關鍵要素。
為此建議:做好頂層規劃設計,搭建網紅經濟助推平臺。由市委、市政府牽頭宣傳、網信、發改、文旅等部門做好頂層規劃設計,高度重視政務“抖音”,采用排名考核機制,提高利用率;統籌規劃、交通、文旅、經貿等相關行業,從衣食住行各方面針對性設計“太原網紅打卡地”,制定發短視頻“積分制”,抵價和減免門票,研究完善網紅經濟產業鏈。
推動文旅融合創新,挖掘我市城市網紅品牌套件。深挖傳統民俗、經典名人并聯合高校研發打造街頭“行為藝術”,招募民間“草根”藝術人才,聘請國內外知名編導,編導大型街頭免費實景劇、穿越劇等,打造我市獨特的“網紅打卡地”品牌。
招募、組建“短視頻”高端人才隊伍,打造“太原特色”的“網紅”行為藝術孵化基地。各級宣傳、文旅等相關部門可積極與融媒體協會聯合打造本土“全民短視頻”隊伍,成立“短視頻協會”“抖音協會”“快手協會”等,與高校、職業學校合作成立短視頻培訓學校,打造山西行為藝術孵化地。
運用網絡新媒體開辟履職新渠道
市政協委員劉曉斌
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政協工作的結合,是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的有益實踐,也是提升政協工作和委員履職成效的主要著力點。
為此建議:用網絡廣泛連接委員,實現政治協商永在線。可學習全國政協正在積極推進的移動履職平臺建設,使委員不管在辦公室還是家中,只要有網絡連接,都能“一鍵”參與遠程協商,隨時就一些重要議題開展討論,增強委員責任感和參與感。
用網絡搭建履職平臺,打造建言資政快速路。充分利用政協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網絡信息平臺實現網絡履職,使委員能夠通過特定網絡履職平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進行個人履職狀況查詢和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報送等。
用網絡拓寬聯系渠道,做到傾聽民意零距離。鼓勵委員通過網上曬提案、曬話題,針對時下熱點問題與群眾進行交流。善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加強對有關問題的定性定量研究論證,不斷提高建言獻策的可靠性和精準度。
用網絡凝聚各方共識,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政協委員要增強個人網絡素養,保持理性思維,主動學習網絡知識,講好太原故事、傳播太原聲音、樹好太原形象,更好地發揮黨委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讓“標準化+”引領太原市高質量轉型發展
民建太原市委會
我市標準化在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助力能源革命排頭兵建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但標準化工作總體水平距離國家和省的目標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
為此建議:以標準化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我市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修訂工作,發揮企業在標準制定中的主體作用,重點支持太鋼、太重申報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促進太原市新材料、裝備制造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
以標準化助力能源革命排頭兵建設。以用能方式的轉變支撐和推動生活方式的轉變。扶持企業、科研院所制定新能源核心技術標準體系,發出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太原聲音”。
建立綠色交通標準體系,實現全市公交車全部純電動化;深化綠色建筑行動,對城區范圍內具備改造價值的所有居住建筑實施節能改造;聚焦能源供給綠色清潔,以標準化促進推進煤礦綠色開采。
以標準化促進現代物流發展。引導全市物流企業在快消品、醫藥、家居等物流領域大力推進物流業標準體系和物流設備標準化建設,助推我市現代物流產業提質升級、做大做強。
堅持新時期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喚醒全社會對疾控工作的重視
市政協委員孟德權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的公共衛生應急能力進行了考驗。目前看來,疫情很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更為重要的、長期的問題是我們今后的疾控工作應該怎么做。
為此建議:強化組織領導。盡快成立市級“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統籌指導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研究疾病的綜合防治策略,做好監測考核,落實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的15個專項行動,將預防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項政策舉措中。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希望財政部門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專項資金,并提前撥付疾控機構,確保疾控機構有充足的實物應急物資儲備。
建立一個權威高效、權責匹配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體系。建立一套系統詳細、職責明確、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打造一支穩定有盼頭、專業有能力的生物安全應急隊伍。進一步明確并細化政府及各個部門的公共衛生職責,同時納入政府考核項目。在我市事業單位改革中提高疾控機構的話語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士去辦。設立突發疫情應急處置專項資金,建立應急檢測設備備份機制,盡快充實基層疾控人員。
強化新型智庫建設助力工業高質量發展
九三學社太原市委會
太原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在新發展理念下強化地方新型智庫建設,有助于我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推動全市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此建議:搭建服務平臺。一方面由智庫在平臺上發布智庫產品供給信息,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智庫產品信息查詢服務,實現決策研究成果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由政府有關部門通過該平臺發布決策咨詢需求信息,智庫通過該平臺查詢決策咨詢需求信息,并實現與咨詢決策部門的即時對接。
構建人才體系。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契機,將專業領域人才吸納到智庫中去,讓他們學以致用,發揮更大作用。推進智庫人才與黨政人才交流,通過“雙向掛職”“柔性流動”等形式,讓懂專業的人了解政府工作流程,讓懂行政的人學習專業知識。
創新實施模式。探索智庫負責人、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和科研部門“四位一體”運作機制,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形成“小實體、大網絡”的扁平化運作模式。同時,智庫采取開放式的結構,加強與上一級政府智庫、企業智庫和民間智庫的多元交流和合作,在跨區域和跨學科之間組織科研團隊,確保“庫”中有“智”。
加快大數據發展應用
市政協委員趙鵬
目前我市大數據應用呈現出基礎較好、部門建設積極性較高、社會化參與態勢明顯等特點,但對比先進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
為此建議:需求導向,定向把控,守住底線。站在研究者的視角推銷新技術,站在企業的視角推銷新產品,站在城市老百姓的視角把握城市發展的個性特點和脈搏節奏,對癥下藥地提出頂層設計。對于一個城市的信息化來說,數據就是核心資產,底線就是數為我用、數聚我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不能造成路徑依賴、數據綁架。
強化領導,優化體制,夯實基礎。明確領導機構和統籌牽頭部門,制定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和建設規范,從財政統籌入手,建立從規劃立項、資金預算到運維服務等一整套的信息化項目統籌機制,建立市級數據庫和數據立交橋,實現基礎信息集中采集、多方利用的共享機制。
需求導向,統一規劃,適度投資。采取“模塊式開發、積木式搭建”方式,梳理大數據發展應用的共性需求和要素,快速便捷搭建應用系統,節約研發維護的資金成本。全市統一項目規劃、統一資金管理、統一數據開放、統一資源共享、統一業務協同,以此保證體制上有“統”的保障,機制上有“融”的支撐,發展上有“數”的土壤。